劉華萍(新疆阿勒泰市吉木乃縣縣直小學 新疆阿勒泰 836800)
兒童文學閱讀習慣的養成
劉華萍
(新疆阿勒泰市吉木乃縣縣直小學 新疆阿勒泰 836800)
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令人擔憂,為了較大改變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可從三方面進行探討。1、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文本,享受閱讀的樂趣。2、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參與思考,提高閱讀的情趣。3、鼓勵學生愿意、樂于記憶和背誦,鞏固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4、激勵學生從閱讀中獲得實踐,體驗閱讀的成果。5、靈活運用激勵,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 激發興趣 傳授方法 運用激勵
書是知識最重要的載體,是不可替代的。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也曾深有體會地說“每一本書就像階梯的一小級,每攀登一級,我就愈脫離動物走向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理想,到達對于這種生活的渴望,我愈讀得多,書就能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對我變得更加光輝,更加美麗”。可見,書籍是有限人生了解無限世界的一種媒介和有效的途徑。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能推動人的進步、成長,增長人的知識和才干。
兒童文學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業成功密切相關,小學中年級之前培養讀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兒童各科學習的關鍵,不會閱讀的孩子,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那么,如何調控學生的思維及行為,培養其良好的閱讀品味和閱讀習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作為一名教師,在通過好的例子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后,還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報刊,讓學生主動閱讀,并在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小學生閱讀經歷有限,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幫助學生從各個方面選擇新穎的閱讀材料,讓優秀作品中豐富的知識,美好的文字滋潤溫暖學生心靈最深處的那方凈土,讓他們在豐富的閱讀實踐和心靈感悟實踐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任何一篇作品中的語言文字,只有進入讀者的眼中,通過心靈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就能被激活,形成各種不同的形象。所以,學生在閱讀時,作為教師應給予引導、點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將作品中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的質量,享受審美的樂趣。
記憶和背誦是閱讀的延伸和強化,作用不可忽視。多讀多背,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益。作為教師,多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并同時背下來,隨著知識的增加,所記憶的知識也會像堆積的冰塊一樣漸漸融化,形成源源不斷的小溪,源遠流長。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感悟的地方,每個人的所得又有所不同,所以,我們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引導學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并背誦下來,或寫讀后感的形式,提高閱讀的成效。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1.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地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創作家”、 “我是小小編輯”……,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良性循環。
2.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也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評價同學的語言。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級制度中,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的語言,積極進行展評,從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積累騰飛。
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面,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去感受、去欣賞、去享受文化的精品,提高學生閱讀的品味,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2]《小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