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放
(三亞學院 藝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
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
陳 放
(三亞學院 藝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摘 要】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一些有著比較獨特的傳統元素在當前的新事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起到了顯著成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中國傳統元素及其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歷史使命加以闡述,然后就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及注意事項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中國傳統元素;視覺傳達;應用
視覺傳達設計是現代藝術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現代文化現狀的展現,通過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將傳統元素加以應用,就能夠起到不同凡響的設計效果。兩者的結合也是現代藝術和傳統文化的融合,對傳統元素的傳承創新也有著積極作用。
(一)中國傳統元素分析。中國傳統文化是東方文化的代表,而傳統元素則在東方文化中有著較為廣泛的題材和豐富內涵,并且在內容上也有著比較多的形式,例如書法以及武術和雕刻等等。這些藝術形式是經過長期的發展而形成的,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新的藝術形式也在不斷涌現,其中視覺傳達設計就是在科技發展下所形成的新的藝術形式,為能夠將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體現出民族特色,將傳統傳統元素應用其中就比較重要,能將時代和傳統內涵得到充分展現[1]。
(二)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歷史使命。我國的傳統元素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有著歷史使命,由于我國的傳統元素在題材上較為廣泛化以及內涵比較豐富化,所以在當前多元化社會背景下,有利于將傳統元素和本土化視覺設計向著國際化的方向進行推進,這對弘揚傳統文化就有著積極作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要能夠對民族精神以及本土文化加以合理的把握,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就比較重要。
(一)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對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是體現在多方面的。例如將水墨元素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就是比較好的例子。水墨是傳統藝術的語言是在水墨畫的發展中逐漸成熟的藝術形式,水墨元素是將水和墨作為主要的,而色彩是輔助作用的,是對墨以及墨色變化技巧比較重視。把水墨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加以應用能夠體現出創造性,對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內涵也能夠得以有效提升,從而就強化了民族化風格特征。另外,可以將我國的吉祥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加以應用,也能起到比較好的作用,我國的傳統吉祥元素比較多,最為常見的植物是梅蘭竹菊,而動物則有龍鳳龜鶴,這些吉祥元素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現[2]。吉祥元素也是對美好祝愿的一種寄托,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加以應用,就能夠呈現出獨特的內涵,并能夠將美好的祝福得以突出,而將吉祥元素在特定的形象中進行表現就能將抽象的意蘊得到有效體現,這一獨特性的文化審美就能在這樣的形式中加以凸顯。
還有將中國書法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進行應用也能表達出不一樣的效果,書法在形體美以及線條美下能夠將我國古代人的智慧得以展現,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所以將書法元素在現代的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也能達到不一樣的藝術效果,例如在零八年的奧運會徽標的設計當中,就融合了我國比較古老的文字形象以及中國畫和印章幾個傳統的元素,從而展現出了奔跑以及跳躍之感,這也是對奧運精神的展現。這一獨特化的藝術形象就使得設計上將傳統和現代得到了融合。
將中國比較傳統的剪紙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加以應用也比較重要,這是民間的藝術文化形態展現,所以有著比較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中國傳統剪紙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將設計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例如陜西傳統美食在產品包裝的設計上就是對剪紙元素的運用,在民族性以及地域性方面有著顯著突出,這樣就能夠為消費者帶來親切感,體現出設計的獨特魅力[3]。
(二)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時注意事項。將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要能夠注意幾個方面,并非所有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都是能夠被人們所接受的。在應用過程中一定要能保持正確的理念,不能隨便使用,視覺傳達設計要能有目的性,不可因傳統元素使用對設計的目的沒有明確化。另外,在實際設計應用過程中也要能簡潔明了化,要給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深刻的印象,否則對傳統元素的應用就是不成功的[4]。
總而言之,通過將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中加以應用,就能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效果,此次主要從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作用及具體應用情況進行了理論分析,希望能通過此次努力為我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牛紅軍.中國傳統文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作家,2015(16).
[2]孫迎峰.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5(07).
[3]劉猛.淺談筆墨藝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5(10).
[4]李亞旻.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品鑒,2015(05).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