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軍 都 希 郝旭偉 巴 音(鄂爾多斯職業學院)
素質拓展訓練部分內容與高職體育教學相融合之探究
郭慧軍都希郝旭偉巴音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
運用文獻資料法和調查訪問法對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針對目前高職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形式陳舊的教學模式,將素質拓展訓練的部分項目與高職體育教學相融合,不但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超越自我、提升團隊合作的品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對創新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能技能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傳統體育教育模式教學改革,深化高職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體系和內容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素質拓展;高職;體育教學
拓展訓練起源于何時?一般認為,庫爾特·哈恩(Kurt Hahn)等人在二戰期間創辦的“阿伯德威海上學校”是現在拓展訓練的最初形式。但是,拓展訓練的思想理念和淵源都與近代教育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再說遠一點,完全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期間,甚至是周朝末年。拓展訓練(Outward Bound)的原意是外展。拓展訓練既可以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也可以人為設置一些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由于拓展訓練項目的內容與過程都包含體育項目和身體鍛煉,因此,拓展運動近年來逐漸被人們認可、接受并發展成為一項具有明顯特點的體育競技運動。
1.體育教學目標方面
大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還延續著傳統體育教學的方法,即重視通過學習技能增強身體素質的老觀念,缺乏對學生價值觀、情感學習和認知態度的培養,尤其忽視了對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與培養,使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性教育方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束縛了學生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很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集體合作能力。
2.體育教學方法方面
通過調查了解,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過于凸顯,教師教什么,學生只能被動地學什么,學生在教學中根本沒有選擇自己喜好的內容的權利,這就使學生的個性發展、思維擴散和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限制。
3.體育教學內容方面
當今,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仍然主要圍繞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增強體質,把重心轉移到了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上,內容過于陳舊,形式過于老套,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提高學生的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教學中缺乏對學生溝通、合作精神的培養。
1.拓展訓練方式靈活
教師可以靈活設計與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對場地器材要求相對較低的拓展內容,這樣既可以在體育教學中穿插進行,也可以在課間時間進行指導、開展,從而有利于在校園內靈活開展這項運動項目。
2.符合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要求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要求各級各類院校在教學上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高職類的體育教學也不例外,例如,一些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邊倒的情形,沒有凸顯出學生才是教學中的主體,反而老師成了教學中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素質教育的大背景,致使素質教育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素質拓展項目的訓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與體育教學相融合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讓學生歷練身心,提升團隊通力合作的能力,很好地順應了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素質拓展內容,不僅擴充了體育教學的內容,而且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順應了改革的需求也達到了改革的目的,是高職高專體育教學課改行之有效的方法。
3.拓展訓練迎合了素質教育開展的需求
素質教育是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拓展訓練以科學育人為理念,以身心鍛煉為手段,以提升能力素質為目的,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其方案的提出和內容的設計都要求有專業人員的參與、設計和審核,并經過了周密的論證和實踐的檢驗,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其形式是“參與實踐體驗—理論提升—再參與實踐體驗—再理論提升”,反復深化,即在實踐中提升,其實質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對提升學生個人身體素質及身心健康,對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拓展訓練不僅可以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還可以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4.拓展訓練自身的特點是其在高職院校開展的基礎
拓展訓練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具有先行后知、交流互助、培養團體意識與個性、寓教于樂的顯著特點。拓展訓練一改傳統的授課學習方式,讓學生“從做中學”,使師生在教學中敞開心扉、雙向溝通、平等互助,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所有教學項目生動活潑,極富趣味性與挑戰性,使學生身臨其境、積極參與,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受益多多、提升自我。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可根據學校的現有器材進行人性化的設計,而且一些項目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根本不用器材就能完成,但是在安全方面,必須要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做到萬無一失。拓展訓練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說明它非常適合在高職院校開展。
1.以學生需要為拓展訓練開展的基礎
在拓展訓練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不論是生理、心理還是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要有別于社會人士,因為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他們畢業后大部分是面向各類企業,所以,教師在設計訓練方案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喜好、社會的需求、企業的需求,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不應該過分追求結果,只要學生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收獲就可以。另外,應該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既要做到區別對待又要做到正確評價。
2.拓展訓練應符合學校實際情況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實施方法,都要符合本校學情,應將現有的閑置體育教學資源加以靈活應用,而不是一味要求學校按照拓展訓練的要求和模式采購器材,改進體育教學環境。這就要求教學的設計者體育教師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還要有積極創新的發散性思維,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
3.重視對拓展訓練的結果進行評估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所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和學生積極溝通,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在教學中存在和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情況,要對這些問題和情況進行積極地思考、解答和正確的評估,使拓展訓練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有著其他學科無可代替的作用。近年來,有關上級部門要求學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使之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由于學生對傳統體育教學的態度不積極,甚至出現厭學的情形,導致體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而拓展訓練從其內容、形式等各方面都能符合改革的要求,這就使得在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逐漸融入拓展訓練,達到課改的要求。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有質的提升。但是在融入拓展訓練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結合本校的校情和學情,把“融入”和“結合”有機統一,要將拓展訓練內容與體育課的結構有機結合起來。把拓展訓練和課外活動結合起,校內與校外結合。另外,為了使拓展訓練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更好地開展起來,應該對拓展訓練的教學結果進行積極的反饋和評估。
朱建軍.論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功能與定位[J].內江科技,2010(12).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