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明(甘肅省慶陽第四中學)
合作學習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程子明
(甘肅省慶陽第四中學)
在現代教學中,特別強調學生的合作學習,但是在很多學校,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并不強烈。因此,分析探討這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此促進合作學習在高中學習中的應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合作學習;高中體育教學;應用策略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引導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目前很多學校在適應這種新模式時,卻展現出了不科學性、不合理性、不規范性,往往只重形式,不講實質。而合作學習最根本的實質是教導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和教師合理安排教學。
1.激發學生興趣
無論是學習體育還是學習其他學科,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因素。學生的興趣來源于事物的吸引力,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只負責枯燥的示范,而學生則排成隊列學習模仿,這樣的學習方式單一刻板,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相反,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比如,學打羽毛球之前,教師可以先放一段國際體育羽毛球比賽的視頻給學生看,在觸及學生的視覺感官后,學生大腦會形成一種認真學好此項技能的潛意識。由此激發學生的遐想與動力,使之產生濃厚的興趣。
2.營造良好的合作環境
“道不同,不相為謀。”學生合作學習也是一樣,性格不合的學生很難完成友好完美的合作。針對此種現象,教師則需要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合作伙伴,搭檔最好要有較高的熟悉度、融洽度、隨和度,既不束縛學生互相學習,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團隊關系。同時,互補原則在搭配中尤為重要,由于每個學生的體質與特質的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同,教師在搭配小組成員時應該遵循優差結合原則,使學生取長補短,以求得共同進步。
3.引導學生走入集體
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原因,不喜歡與別人交流合作,習慣我行我素,不顧集體;有些則是害怕融入集體。針對這類學生,應該做合理的引導,找到他們抵觸的實質原因,對癥下藥地解決。若學生是單純地喜歡自己學習,就給他安排一個隨和易相處的搭檔,經常進行溝通交流,逐漸形成一種合作觀念。若學生害怕與他人合作,就要鼓勵他參與集體的活動,并給予適當的認可與激勵,用團隊的力量帶動他邁開步子,走出自我封閉的空間。若學生是不屑加入集體,就要采取適當的強制措施,并為他搭配熱情的合作伙伴,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以及合作的愉悅。
1.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教學就是要教與學相結合,因此要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1)要合理設疑。合作學習要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需求,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以學生的操作能力,認知水平為依據,合理設疑,以此確定學生合作學習的研究課題。學生的研究課題的難度要適可而止,不能超過學生的最高水平,也不能過分低于學生的正常水平。設定的課題要新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保證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其中。(2)了解學生的性格與能力,借此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潛能與創造力,并且有利于合理分配。(3)制訂一套合理的合作方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跟著流程走,跟著教師走,預防教學出現混亂,保持教學工作的有序性、科學性、嚴謹性。(4)準備B計劃。在很多工作中都必須準備B計劃,用來應對出現的緊急情況。教師教學也是一樣,在引導學生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見難以預料的意外,如某個小組的成員生病請假,那一個小組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合作。若沒有計劃B,教學則難以越過阻礙。如果這時已做好另外的準備,那么問題自然就得到了解決。
2.課上與學生良性互動
(1)在課上,教師不要刻意嚴厲冷酷,現代教學提倡師生平等,教師更多的是要與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實現心與心的交流。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在學生面前樹立威嚴的形象,很多學生由于害怕,有惑不敢問,有想法不敢說,抑制了學生的自由思想。當代的教師應該讓學生無壓力地學習,自由地學習,給予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迸發更多的新思想。(2)很多教師把內容教給學生后,就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學到核心內容,也不利于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不利于小組間的相互交流。教師教學,應該隨時指導各個小組學習,有問必答。如果出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則多花時間細講。隨時關注小組間的合作情況,避免發生意外事件或成員爭執。要經常讓小組間進行互動,如舉辦比賽。即使比賽規模較小,但也要按照正規比賽的規則走,也要有獎有罰。至于獎懲,應該附和新教學模式下的創新原則,不必刻意講求利益,重要的是讓學生有動力有活力。比賽要遵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自信與友誼。
3.課后總結
總結在合作教學模式中極其重要。它不但要求教師要學會總結,學生也要學會總結。學生的自主性通常情況下是比較差的,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課堂即將結束時總結并探討。對于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需要歸納并探討解決辦法。同時,可以讓學生說說在合作學習中得到的自我提升以及下一步學習目標,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另外,要讓各個小組互相分享學習成果,吸收借鑒其他小組的學習方法,補充自己的不足,在獲得自我提升的同時促進小組成績的進步。教師則要對每一個小組甚至每一位學生做出評價,由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差異,教師在做評價時應該褒揚結合,語言應該具有激勵性與客觀性,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4.特別學生特別對待
一些學生在接受新技能、新知識時,速度要比其他學生緩慢。對此,教師就要耐心對待,秉承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理念,多花時間指導這一類學生,使其趕上其他同學,然后指導其在合作中繼續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讓要學生有興趣學,有意識合作。在協助、互助、交流、分享中達到互補、雙贏的效果,并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合作能力。用科學、合理、規范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積極性、認真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新一代體育人才,同時促進教學模式的升級。
李玉芝.合作學習策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圈,2007(12).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