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豐(昌黎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中專化學課堂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
石瑞豐
(昌黎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從三個方面探討了中專化學課堂良好教學氛圍營造的具體策略,包括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進行化學演示實驗,倡導探討交流;緊密聯系教學,開展綠色化教學等。
中專;化學課堂;教學氛圍
對于中專化學教學來說,教師不僅需要傳授教材中的化學理論知識,還需要注重對學生化學實用技能的培養。在這個背景下,研究中專化學課堂良好教學氛圍營造的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注重新型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是近些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向學生講解與課程目標和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以及主動思考,爭取能夠實現從現象觀察到結論得出的一系列自主探究過程。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主動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現有的資料以及對于現象的觀察推論進行新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能夠得到持續的增強。學生通過觀察現象以及查閱資料、調動已有知識得出想法、結論之后,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將自己得出的想法和結論與小組內成員進行充分交流,實現思想上的碰撞,完善以及優化結論和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路者和疑難咨詢者的角色。互動式的教學過程能夠在無形中實現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為學生提供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
比如,在教學“原電池”時,教師要在課堂中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大多數學生都了解關于原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兩個電極的電勢不相同的特點,利用其中的電勢差形成電子流動,從而產生電流。在掌握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關原電池的具體應用。具體來說,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手機充電的過程以及其中包含的工作原理。在引導學生動腦思考之后鼓勵學生開展交流探討,最終由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并且糾正學生的錯誤。在這個互動式的教學氛圍中,中專化學課堂質量也能夠實現大幅度提升。
教師要對演示實驗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爭取在開展化學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采取更為豐富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將化學基本概念以及物質的變化規律等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化學演示實驗充分結合起來。除此之外,因為化學實驗能夠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起到一定的培養作用,所以也在無形中實現學生科學態度以及科學方法的培養。雖然中專生在文化基礎方面較差,但是動手能力普遍較高。又因為年齡偏低,好奇心很強,所以非常容易對化學演示實驗提起學習興趣。在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的合理安排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較為集中,課堂提問也會表現得較為活躍,這無疑會對化學教學課堂的良好氛圍產生促進作用。
比如,在教學“中和滴定”“漂白原理”等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合理安排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開展對比調查。在進行中和滴定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指示劑的顏色變化與空白試驗組進行對比;在進行漂白原理講解時,將氯水與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進行對照。除此之外,如果時間、場地等條件允許,教師還要組織學生有序地到試驗臺前進行實驗現象的觀察,爭取實現實驗效果的提升,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式教學氛圍中提升綜合化學素養。
在現代化化學教學目標中,綠色化教學是主要的方向。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觀念的滲透,在溫室效應等事關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效應方面進行深入講解。這樣,中專化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也能夠得到提升,因為其中蘊含的憂患意識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比如,在講解工業生產中氨的合成以及硫酸的制取等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溫室氣體的相關知識,對于溫室氣體的循環過程以及操作等進行詳細的介紹,引導學生理解酸雨等惡劣天氣、自然災害的形成原因,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
為了促進中專生化學素養的提升,對與化學課堂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的相關問題開展更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1]徐玲燕.淺析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4(8):234.
[2]郭建有.芻議如何營造良好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J].才智,2015(36):18.
[3]張桂芝.淺談如何提高中專化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B版,2010(4):86.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