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竟
(成都市體工隊 四川成都 610066)
網球發球技術探析
李 竟
(成都市體工隊 四川成都 610066)
現代網球運動中,發球是最重要技術之一。發球是唯一不受對手影響,可以根據自己想法去實施的技術。在網球比賽中能否得分,能否打開局面獲得優勢同發球技術有密切關系。觀看或收聽網球比賽的轉播和報道時,常有某選手發出多個Ace球,或發球時速達220km,一場比賽發球得多少分等介紹。發球是一項完全由運動員單方面支配的技術,在整場比賽的技術統計中,發球成功率占有重要地位,這些都說明良好的發球表現,對比賽勝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網球 發球技術
從網球技術系統論的視角來分析網球發球,可以看出它應是一個體系,包括很多重要的要素,在這些要素之間形成相對穩定的聯系方式!組織秩序及其時空關系的內在表現的綜合,并產生最大的功能,即最好的發球效果。系統,它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論認為,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時序性等是所有系統的共同的基本特征,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網球制勝的機制在于發球直接得分能力和接發球戰術體系得分實力高于對手,正因為網球發球在比賽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它受到了國內外網球界的極大重視,并對其進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就研究我們可以得知,網球發球體系——單從網球發球動作本身來說,是一種身體動作,是一種擊球方式,因此它是一種技術;而從發球結果來說,它包含了發球者的目的和意圖,因此它又是一種戰術;而從發球時發球者的心理變化來看,它又包含心理因素成分;而對發球者發球時的身體狀態來說,它還包括體能方面的因素質。
發球基本分平擊發球、切削發球和上旋發球。每一種發球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用途,好的發球具有相當 大的攻擊力,并使發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轉和落點方面有變化。
1.平擊發球平擊發球在諸種發球中是球速最快的發球法,也叫謂炮彈式發球。該發球不但球速快,而且反彈低。如果身材高大就可以借助高點擊球的空中優勢直接進攻對方;如身材較矮小或女選手就不宜使用平擊發球。這種 發球雖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脅大,但命中率比較低。發平擊球時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右眼前上方,以拍面中心平直對準球,擊球的后中上部。因此手腕的向前 拌甩和前臂的“旋內鞭打”非常重要,身體充分向上向前伸展,以獲得最高擊球點,以提高發球命中率。
2.切削發球這是一種以右側旋轉(略帶下旋)為主的發球法。就是由球的右上往左下切削擊球。由于切削發球的飛行軌跡及彈跳方向所定,該發球不但球速快,威脅大,而且容 易提高發球命中率。為此被世界各國多數運動員所采納。發球時把球拋到右側斜上方,球拍快速從右側中上方至左下方揮動。擊球部位在球的中部偏右側,使球產生右側旋轉。
3.上旋發球這是以上旋為主,側旋為輔的發球法。由于球的上旋成分多于切削發球,使球產生一個明顯的從上向下的弧形飛行軌跡過網,發力越強,旋轉成分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落地后高反彈到對方的左側,迫使對方離位接球,給對方造成很大壓力,同時為發球上網帶來足夠的時間。發上旋球時把球拋到頭后偏左的位置,擊球時身體 盡量后仰成弓形,利用杠桿力量對球加旋轉,球拍快速從 左向右上方揮動,從下向上擦擊球的背面,并向右帶出,使球產生右側上旋。
1.準備要勢全身放松,側身站立在端線外中場標記近旁邊(單打),左肩對著左邊網柱,面向右邊網柱,兩腳分開約同屑寬,左腳與端線約成45“,右腳約與端線平行,重心在左腳上。左手持球輕托球拍在腰部,拍頭指向前方。呼吸均勻,精神集中。
2.拋球與后擺拋球與后擺拉拍動作是同步開始的,持球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輕輕托住球,掌心向上。當球拍向下向后引拍時,待球手同 時下降至右腿處,緊接著當球拍從身后向頭上方做大弧 度形擺動,身體做轉體、屈膝、展肩時,持球手柔和地在身前左腳前上舉,直至伸高及頭頂。拋球動作要協調、平穩,球送至最高點再離開手指拋向空中。此時右肘向后外展約同肩高,拍頭指向天空,左側腰、胯成弓形狀,身體重心隨著拋球開始先移向右腳,然后平穩地開始前移。此刻,肩與球網成直角。
3.擊球動作當左手拋出球時,球拍繼續向上擺起,這時握拍手的肘關節放松,可以使向前轉動的身體和右 肩自動地使手臂產生一個完美的繞圈(注意不是故意叫 拍子去做搔背動作)。當球下降至擊球點時,迅速向上揮 拍擊球,左腳上蹬,使手臂和身體充分伸展,當身體向前上方伸展擊球時,肩、手臂已經回轉,雙肩與球網平行。揮拍擊球時,持拍手腕帶動小臂有一個旋內的“鞭打”動作,這就是發球發力的關鍵動作,也是其他諸如重心前移、蹬腿、轉體、揮拍等力量聚集的總和。
4.隨揮動作球發出后,身體向場內傾斜,保持連續的完整的向前上方伸展的隨揮動作。球拍揮至身體的左 側(美式旋轉發球球拍隨揮至身體的右側),重心移向前方,做到完全自然地跟進并保持身體平衡。
總之,在發球時要盡可能將這些基本要素組合起來。通過選擇不同的組合方式,讓對手猜測你如何發下一個球,使之很難猜到你發球的目的和意圖。
以上是通過辯證的關系和組合原理來描述發球的戰術,從戰術的角度讓我們對發球體系做進一步認識。
從總體結構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看出,網球發球并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動作,而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由多方面要素組成。
要提高發球的進攻性,必須增加球的飛行速度,增加擊球力量,增強球在快速飛行后的準確性。在提高速度的基礎上還要控制好球的落點,使接球者不能在理想的地方接球。加力發旋轉球,在比賽中配合以相應的戰術,也是增加進攻性的有效手段。
[1]陶志翔.持拍隔網對抗項群男子單人項目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嚴波濤.網球發球動作和基本技術模式[J].中國體育科技,2001(10):36-39.
[3]劉卉.網球大力發球技術的運動生物學力學原理[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
[4]蔣中偉.關于提高網球平擊發球成功率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7):41-43.
[5]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4-99.
[6]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1999.437.
[7]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394-400.
[8]賈靜.論網球發展[M].網球天地,2005.4.
[9]高會.網球技術分析[M].網球天地,2005.5.
[10]張平.網球的技術圖解[M].網球天地,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