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娟(陜西省淳化縣淳化中學)
化學課堂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
楊亞娟
(陜西省淳化縣淳化中學)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現代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的授課模式下如何組織教學活動,是當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化學課堂;多媒體;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多媒體技術以其豐富的視聽感受和時效性強、承載信息量大的特點而逐步走入了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年多媒體教學的實踐,充分體會到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也感覺到多媒體教學存在著某些不足。對化學多媒體教學中如何揚長避短,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作了一些探討。
1.多媒體技術本身的局限性所引起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所具有的豐富的信息量和直觀性淡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代替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機器,把學生當作接受信息的容器,變“人灌”為“機灌”。運用多媒體時,信息呈現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速度,忽視與學生思維節奏同步,學生就會“走馬觀花”,不宜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而深層次思考正是創造性培養所必需的。教學內容過分直觀會嚴重遏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再創造能力。
2.化學課程的特點與多媒體技術整合效率低下所引起的問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果教師不重視化學實驗,不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整個實驗過程,從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激發靈感,培養能力,而是以視頻等材料代替了化學實驗操作,學生便無從體驗化學實驗操作本身的可參與性和成就感,不利于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此外,很多教師在設計課件時,由于計算機基本功不扎實,再加之沒有專門的編輯軟件,導致化學式、電子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書寫極為不規范,從而使學生書寫也錯誤百出。
3.教師運用不當所引起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在運用過程中,極可能會強化教師的惰性。制作時要有充分的時間,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很少自己制作課件,都是從網上下載。下載后對其不作任何的研究,就直接搬到課堂上放映,自己成了放映員。久而久之,教師對多媒體產生了依賴心理,不扎實備課寫教案,不探索教學規律,長此以往就沒有了自己的創新思維,沒有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無形之中就助長了教師的惰性思想。這不但不利于教學,也不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
多媒體教學展示取代了傳統師生互動,呈現課堂霸權主義。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往往會不自覺地追求所謂的“高信息量”。設計課件時,設計的問題面面俱到,學生很難有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火花,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有時會完全拋棄粉筆和黑板,對于重難點知識不是邊分析邊板書,而是用事先設計好的計算機程序,一節課下來讓學生感覺好像什么都沒抓住,這樣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手段
在化學教學中,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例如化學用語的書寫、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等內容就不適合用多媒體,化學用語書寫和化學計算應增強板書示范性和推理的邏輯性;做實驗時應該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反之,有些內容就適合應用多媒體,對于那些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不易接受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使這些內容更加直觀。例如化學鍵的形成,有機反應過程及其類型等內容。
2.不斷更新知識,制作高水平的課件
注重課件設計,制作做到圖片豐富、內容有條理,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多媒體課件的文字運用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文字過少,學生雖能理解課堂授課內容,但課后復習缺乏提綱挈領;文字過多,特別是一次顯示文字過多,學生可能會疲于做筆記,無法跟上授課教師的講課節奏,影響授課效果。同時還可以配以多媒體動畫,動畫不宜過多,起到點睛之筆即可,否則會畫蛇添足,流于形式,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值得我們去應用的,但是在教學中切忌為追求多媒體效果而濫用多媒體。一定要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因需而用,克服其缺陷,發揮其優勢,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切忌為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這樣就背離了我們使用它的初衷。我們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而使用它,所以,要根據教學實際和課堂內容來適當地選擇使用,這樣才可以把多媒體運用得淋漓盡致,得心應手。
朱蓮英.多媒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D].西北師范大學,2004.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