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群
(貴州省平塘縣第三中學 貴州平塘 558300)
少數民族初中生英語低效學習成因和對策研究
林勝群
(貴州省平塘縣第三中學 貴州平塘 558300)
少數民族的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語言、文化、生活環境的影響,存在一些特殊性。本文通過分析少數民族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探索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少數民族初中生 英語學習 低效學習對策。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大多數都是把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漢語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的。現在一些少數民族的學生在進入初中后,開始學習英語。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少數民族的學生以自己民族的語言作為母語,學習漢語就有些困難,又增加了英語學習。這給語言的學習增加了困難,學生的語言轉換能力,接受能力都面臨挑戰。很可能會造成語言的混淆,影響學習。
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信仰的宗教,例如,布依族、苗族大多數信奉原始宗教。少數民族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深受的民族思想文化的影響。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更偏向于少數民族的文化。這些少數民族的學生很少接觸西方文化。再加上部分學生進入初中之前沒有學習過英語,基礎較差,就會難以理解西方文化,給英語的學習造成障礙。
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少數民族的學生在生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民族心理,這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相關,形成之后就比較穩定。而進入初中學習,可能從農村地區到城市,從小學到初中,造成生活環境的變化。學生很可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生排斥性,可變性。
因為是初中生的學習,所以學生們學習英語還主要停留在課本教材中,但是課本英語教材上的文章相對單一,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而少數民族的學生受到語言上的限制,學習起來更加吃力,每個同學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差異性,應該讓學生從多個途徑進行英語學習,分層次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在平時的課堂中提供給學生豐富的英語文章素材,豐富學生們的閱讀面,還要鼓勵學生們多看英語課外書,例如,國外的報紙、雜志、小說以及電影等。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可以做一些對外國英語文化的介紹,引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其次,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老師要在平時要求學生盡量的多背單詞,在做閱讀題時集中注意力、用英語句式進行思考、敏銳的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用這個方法進行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這是以學生為主的閱讀方法,讓學生來主導課堂時間,老師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訓練,老師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打好學生的語言基礎,并讓學生閱讀課文,提高語感,先從簡單開始,然后慢慢的加大難度。例如,老師記住什么時間開始閱讀的。然后逐個的記錄所耗費的時間。以后,不看課文,靠著自己的記憶來回答答案。老師給出答案后,學生之間互相評卷。得高分的同學介紹做題經驗,錯誤多的同學找出原因,共同分享經驗、吸取教訓。[1]
少數民族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大的困難。老師應該進行積極的指導,創設一個有英語口語的學習氛圍,在少數民族的校園里,缺少英語學習氛圍。如果任課老師可以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用英文口語的機會。例如選取適合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課文,把新課標中比較難的口語的部分,讓學生整合成口語材料,另外還可要在學校里創辦一個英語角,舉辦一些關于英語的演講比賽,形成一個好的英語口語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學習英語口語和教學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讀是口語表達中的重點,通過讀書少數民族的學生可以體會語音、停頓、語調和一些節奏的變化。在英語課堂上正確地讓學生復述出,并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吸收、整理和創造,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2]
首先要做到第一點,那就是一切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嚴格的要求學生,治學態度嚴謹,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轉變自己的角色,要像朋友一樣和學生溝通交流,建立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要引導學生學好英語,可以進行情景教學。把英語課本中的內容轉換成一個情景,因材施教,老師在這個情景中設置不同的問題,給學生設定一個目標,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這些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增強了。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把一些圖像聲音視頻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利用一些圖片,真實的物體,創作情景。例如,可以讓兩個學生模擬問路指路的情節。或兩個學生在買東西,相互交流的情節。這使學生把學習的內容很好的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老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口語時的自信心,讓學生敢講,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學模式的是啞巴式的英語教學,這不利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所以,我們要先讓學生了解,說英語永遠都是學習英語語言中最重要的方面.其次就是培養出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讓她們知道,沒有人是天生就可以講好一種語言的,必須要經過不斷訓練,不停犯錯并糾錯后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英文語言的水平. 還要培養學生們的膽量,要在班上營造出一種歡迎班門弄斧表現自己的氛圍,讓一些膽子大的學生鼓勵帶動膽子小的性格內向的學生,開口講英語。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有些階段必然是枯燥的,老師應以熱情感染學生,在學生遇到學習的困難時,不僅要給予學習上的幫助,也要給予精神上的估計,給予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逐漸的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3]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的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由于受到文化,語言、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習英語比較困難。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尊重差異性,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有系統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加深學生的英語的印象,讓學生能夠掌握英語口語,并合理的運用。提高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英語水平。
[1]曾榮.情感因素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版),2010(11).
[2]何婭梅.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5).
[3]彭美林.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