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紅(魯東大學交通學院)
汽車構造精品課建設研究
姚美紅
(魯東大學交通學院)
汽車構造課程建設過程中,通過實踐性教學平臺和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又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學平臺。
汽車構造;精品課建設;教學平臺
汽車構造課程是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和汽車運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門與汽車專業緊密相關的課程,在整個專業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任務是:讓學生獲得汽車發動機、底盤、車身及電氣設備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的系統知識,使學生具備對汽車進行結構分析的基本技能,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今后從事實際工作以及適應行業發展提供所必需的繼續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2011年汽車構造課程被遴選為魯東大學校級精品課程,為該門課程的進一步建設提供了契機。精品課程建設是聚集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教學共享的一項教學創建活動,為培養滿足國家和地方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提供優質的教學平臺。
在汽車構造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結合該課程的特點,以為交通運輸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并具備交通運輸領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采用適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實踐教學平臺和網絡化教學平臺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又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
精品課的建設需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這就需要進行網絡教學平臺和實踐性教學平臺的建設。
1.實踐性教學平臺的建設
交通學院設有汽車工程實驗室,在該實驗室內,又設有汽車結構實驗室。近幾年,學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置了許多先進的教學和科研儀器和設備,極大地改善了實驗條件,確保實驗條件與汽車構造課程的發展同步。
(1)由課程組成員大膽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實物現場教學,利用自制的解剖總成,現場授課,大大改善了教學效果。為了加強實驗效果,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到實驗室進行相關的實驗,教師隨時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指導。
(2)編寫了較完善的實驗指導書,使學生能夠在實驗指導書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
(3)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7個。特別是校內實習基地,能很方便地隨時實現汽車構造課程的教學需要。
2.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
本課程建有較完善的網絡教學資源,篩選了大量網站鏈接供學生訪問和瀏覽,汽車構造課程的學習指南、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習題集、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實驗指導書、試卷庫等均放在網頁上,可自由瀏覽和下載。另外,為了發揮網絡的優勢,本課程還通過網絡進行答疑、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布置和批改作業等。MOOCs是近幾年興起的教學理論,其特點是開放化、網絡化,更加適合社會學習。自2015年以來,我校引入MOOCs教學理念,將傳統的汽車構造課堂教學與MOOCs教學相結合,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從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改進考核形式等幾方面進行嘗試,改革汽車構造課程教學,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發揮該課程的交通運輸專業基礎課的作用,對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有益探索。
在汽車構造課程建設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的不同,對各個知識模塊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用適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學方法
經過多年的教學方法探索與總結,對汽車構造這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很強的課程,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法和現場教學法,并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汽車構造特色教學法。
(1)采用啟發式教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在老師的誘導啟迪下,積極主動地思考,主動認識并掌握知識和技能。應用啟發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采用討論式教學方式。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對某些比較前沿的內容,在教師進行簡單引導后,讓學生進行討論,每一小組將討論結果進行匯報,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目的是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適當運用現場教學法。對于課程的部分內容,采用了到實驗室、校內實習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如汽車的整體構造、發動機的內部結構、發動機的外部裝置、傳動系布置與各總成結構、轉向與懸架和車架的結構與相互關系等,各部分內容經過整合后,分組到實驗室授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手段
(1)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提高課堂效率。汽車構造課程涉及許多復雜的汽車結構和系統,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在2001年之前,該課程就開始使用多媒體授課。目前的多媒體課件以由課程組成員自主開發為主,它不僅將教材上的圖解和來自其他信息載體上的圖解搬到屏幕上,還能夠引入動畫、照片和視頻,充分展現了汽車零部件或系統的結構、工作原理,直觀易懂,增加了知識含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多媒體的使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采用直觀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汽車構造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是學好該課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凡是涉及汽車主要結構的內容,盡量在課堂上讓學生看到實物(將小的實物拿到教室)或實物照片。在實驗室內陳列著課程組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解剖的許多汽車總成,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內部結構。
(3)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本課程建有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網絡資源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的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習題集、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實驗指導書等,并開始建設MOOCs教學平臺。
在汽車構造課程建設過程中,課程組在該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課件制作與開發,實驗課教學效果的優化和考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汽車構造特色教學法具有鮮明特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學生的歡迎。
(2)汽車構造課程能根據教學內容,熟練、靈活、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自制課件,做到文字簡練,重點突出,版式設計規范,動畫和視頻靈活插入,趣味性和知識性兼顧,便于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3)教師和學生發表教改論文多篇,申請省級教改項目1項,校級教改項目2項。
通過汽車構造課程精品課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課程的學習渠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到了較好的示范效果。
[1]武濤,王海林.汽車構造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J].高教學刊,2015(23).
[2]王瓊.多媒體在汽車構造課程中的應用[J].自然科學,2015(4).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