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培磊(貴州師范學院文學院)
淺談高中古詩詞意境教學
翟培磊
(貴州師范學院文學院)
傳統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詩詞又是我國傳統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現代高中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是高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進行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重點關注的問題。詩詞是古人描寫社會現實和寄托豐富情感的文學表現形式,因此,采用意境教學的方式喚起學生與詩詞作者的情感共鳴,是合適的教育方法。
高中語文;古詩詞;意境教學
詩詞的意境,指的是詩詞創造所達到的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玩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難以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詩詞的意境是形神情理的有機統一和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畫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樣的評價就說明王維在其作品中就達到了極高的意境運用的水平。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創作者善于運用意境進行詩詞創作,意境運用的水平往往能體現一首詩詞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水平。
古詩詞的意境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容及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因此,在開展意境教學時,要著重于意境的具體化,要通過一定的技巧把難以言傳、難以把握的藝術境界具體化、直觀化。結合日常的教學經驗和思考,筆者認為可以借助以下幾種方法開展高中古詩詞意境的教學:
1.了解作者經歷,站在作者的視角
文學創作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詩詞往往承載著作者個人的觀點和情感,要透徹解讀古詩詞,就有必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經歷和在詩詞創作時的心理狀態,站在作者的視角解讀他們的作品。這樣的方法,就是我們在語文教學所稱的“知人論世”。
例如,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一生坎坷,幾經變故,命運多舛,她所寫的詞就與她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縱觀她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人生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她的作品風格是不同的。第一個階段是她的少女時代,此時她生活優越、意氣風發,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是《如夢令》;第二階段是她的少婦時代,此時她與夫君琴瑟相合,專心治學,這一階段寫出了《一剪梅》等代表作;第三階段是她的老年階段,此時的她正經歷國破家亡的變故,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聲聲慢》是她在這一階段的代表作。因此,在遇到鑒賞李清照的詩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該作品的創作時期屬于作者哪一個人生階段,讓學生在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心理狀態的情況下,這樣學生自然就能了解該詩詞的深刻內涵了。
2.模擬情境,體驗古詩詞的創作環境
模擬詩詞情境的教學方式,指的是在課堂上通過模擬重現古詩詞創作的環境,讓學生“重返”詩人創作詩詞的社會背景,從而進行古詩詞的鑒賞和意境體驗的教學方式。在采用這一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和教學道具進行情景模擬,針對詩詞的創作背景,通過情景劇、小品、影視視頻和PPT等方式進行模擬呈現。這樣的情景模擬,能讓學生在腦中構建起詩詞創作時的現實環境,以“局中人”的視角理解作者的創作目的以及詩詞的內容。
例如,教師在講授杜甫詩三首,即《秋興八首》(其一)《登高》《詠懷古跡》三首詩時,因為這三首詩均是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舉家旅居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的兩年間所創作的,所以其創作的社會背景大致相同。針對這三首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情景模擬,模擬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杜甫的遭遇,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情況更加直觀地理解詩中所寫的內容和所寄托的情感。
3.仔細品味詩句,尋找句中的“線索”
古詩詞的篇幅較小,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然而,即使是篇幅短小,但作者在字詞的運用上極其嚴謹,其語言高度凝練,可謂字字珠璣。詩詞中包含了豐富的“弦外之音”,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找出藏在字里行間的線索,才能準確地復原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表達的情感。
例如,杜牧的《過華清宮》這一首七言絕句,全文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作者在這一首詩中對字詞的運用就十分絕妙,字詞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詩句“長安回望繡成堆”中“長安回望”四字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描寫,實際上卻道出了天子荒廢朝政,與美人游樂驪山的所為。而后面三個字“繡成堆”則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詩詞功底,“繡成堆”描寫的驪山峰巒秀麗、連綿不絕的壯麗景色,作者僅僅用“繡成堆”三字就傳神地描寫出這壯麗的山景。“山頂千門次第開”竟然為的只是博得“妃子笑”,深含了作者對統治者只顧自身窮奢極欲,置天下貧苦百姓于不顧的批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古詩詞的鑒賞不僅著眼于詩句的表層意思,還要仔細品味每個字詞的意境,通過字詞里的“線索”深挖出作者的“弦外之音”,全面掌握詩詞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容,做到理解透徹。
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高中的古詩詞教學,意境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和總結,注重經驗的積累和方法的借鑒,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客觀環境,采用合適的古詩詞意境教學方法,令高中古詩詞的教學更為有效,讓學生更為深刻領會和傳承我國輝煌燦爛的古詩詞文化。
[1]邱為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古詩詞意境教學[J].中學教研,2013(12):20.
[2]寧海彥.淺談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5,4(226):25.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