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警方(常德廣播電視大學)
社區教育四級工作網絡運行研究及思考
——以常德為例
張警方
(常德廣播電視大學)
四級社區教育教學模式是國家近年提出并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力度推行的社區教育模式。以常德市的四級社區教育教學模式為主體,探索其機構運行情況以及思考其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的方案。
四級社區教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
“四級社區教育教學模式”是建立以市本級辦社區大學,區縣(市)辦社區學院,街道和鄉鎮辦社區學校,社區(行政村)辦社區學習中心的四級網絡機構,根據湘發[2010]9號文件精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意見》,于2011年11月9日頒發的常發[2010]10號文件《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實施意見》正式提出。這也是終身教育的總體目標,在全市范圍內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社區大學承辦、社會資助、市民參與”的社區教育運行機制。
1.以政策、文件為依據,完備四級機構
經過五年多的實踐探索,常德市廣播電視大學于2011年3月經編委批復加掛常德社區大學牌子,9個區縣(市)電大成立社區教育學院,其中武陵、鼎城由湖南省教育廳授予示范性社區教育實驗區建設單位,各個社區學校、學習中心也在政策的引領下遍地開花,常德四級社區教育教學模式配置完備。
2.以平臺為依托,四級網絡機構運行情況
(1)社區大學機構運行情況
①召開社區教育培訓會議。培訓會議的召開主要是為了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推動社區各項活動的開展,服務全市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建設。
②社區大學傲人成績。在常德社區大學成立五年多的時間內,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并取得了驕人成績。市本部開辦的中老年人電腦掃盲班,在社會各界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老年人紛紛慕名而來,迄今為止共有近20000人次參與學習,并多次在湖南電大報、常德日報、常德晚報、常德民生報上進行宣傳報道。由市本部獨立完成編寫的《中老年人電腦掃盲初級教程》已被中老年人進行學習使用,并申報了2015年湖南省社區教育優質課程資源建設項目。在2011年,2013年取得了由全民終身學習周領導小組、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授予的全民終身學習周優秀組織獎。同時2013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也授予常德社區大學第二屆全國社區教育特色課程(通識課程)資源評審活動優秀組織獎。
(2)社區教育學院機構運行情況
各區縣對各社區學院經費撥付情況。根據省、市推進社區教育和學習型城市建設的相關文件要求,社區教育的經費保障要按照“政府撥一點、社會籌一點、單位出一點、個人拿一點”的辦法,建立多渠道投入的經費保障機制。
(3)社區學校機構運行情況
①以10號文件為指導,各地紛紛創建社區學校。根據常發[2010]10號文件,搭建終身學習公共資源平臺,滿足社區居民對社區教育的迫切需求,各街道、鄉鎮創辦了社區學校,并逐步成為學習型組織。以武陵區為例,社區學校的掛牌率高達100%,其他區縣也緊跟其后,社區學校如雨后春筍,在常德遍地開花。
②以本地特色為依托,創立有當地特色的社區教育品牌。隨著社區教育基地建設的發展,在加快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的同時,常德市涌現出一批非常有特色的社區學校。他們深挖本地文化資源、推廣民間藝術、走市場化路子,形成了“政府主導+文化搭臺+財政扶持+市場創收+品牌創新”的五維運行模式,實現了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其中鼎城的草坪社區學校和桃源的九溪社區學校最為突出。像草坪鎮黨委、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民辦文化發展的決定》,建立了農村文化檔案和數據庫,強化了工作考核和評價,成立了民間藝術聯合會、鄉鎮社區學校。而九溪鄉黨委、政府則成立了鄉鎮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鼓勵扶持政策、發展規劃,組建了民間文化藝術協會、鄉鎮社區學校等機構。他們的特色產物有:草坪作為詩詞之鄉,出版了《草坪》《草坪人》等鄉鎮文化書刊。而九溪則組織專家學者、民間藝人對民間藝術文化實施保護性整理,先后使獨具特色的板龍燈、蝦燈舞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社區學習中心機構運行情況
①政策助力,凸顯社區。社區學習中心是最接近社區居民學習、生活的場地。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們對現有生活水平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常德市市委、市政府聯合體育局及多家媒體連續五年承辦了社區廣場舞大賽、百團大賽等大型豐富人們業余生活的活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都空前高漲。
②積極創新,突出特色。各社區學習中心本著提升市民素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為主要核心的目的,深挖社區特色,統籌資源建設。其中像武陵的富強社區學習中心,設立“陽光康復”項目,為智障人士提供服務社會的場地;像武陵紫橋社區學習中心創辦“京劇人生”藝術團,為中小學生設立“四點鐘”學校;像石門的中渡社區學習中心,注重居民的素質培養,開設法制宣傳欄、學習角,舉辦以愛家、孝順為主題的大型演講活動;像澧縣的文昌閣社區學習中心關愛老年人,將老年人組織起來進行各項活動,并注重老年人養生、健康等各方面的需求,舉辦了多次講座和知識傳播。
1.社區機構建設方面
(1)機制運行不暢。
(2)缺乏系統的社區教育管理政策支持。
(3)各級機構網絡運行參差不齊。
2.缺乏必要的經費支持
目前,我國大多數社區教育的經費來源還是靠政府撥款,雖然目前每年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在增加,但這些經費主要用在基礎教育建設和教師工資等方面,并且,對于四級網絡來說,越往下,財政撥款越少。
1.加強政府統籌、擴大宣傳,做好輿論引導
現階段,社區教育想要實現發展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應把社區教育發展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放權給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從政策、資金方面給予傾斜,促進社區教育發展。
2.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
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一支專業的社區管理隊伍和適應社區教育需求的教師隊伍,以專職人員為骨干,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為主體,深入各個社區,建立表彰機制,調動人們融入社區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開展社區教育活動的重要力量。
3.保障社區教育的經費投入
要充分發揮政府扶持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采取“政府撥一點,社會籌一點,單位出一點,個人拿一點”的辦法,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區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1]厲以賢.社區發展社區服務社區教育[J].華東冶金學校:社會科學版,2000(3).
[2]姜華.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A].教育與職業,2009(3).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