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
(長春高新興華學校 吉林長春 130102)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
李艷平
(長春高新興華學校 吉林長春 130102)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學校都在積極的開展教學改革工作,但是,現階段我國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文章就這些問題進行簡單歸納,重點分析如何改進。
小學語文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目前來說,我國許多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都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結構不夠科學合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了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文章簡單提出幾點建議,僅為小學一線語文教師的工作提供參考。[1]
新課標語文教學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知識能力教學、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培養等,但現階段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把握不當,沒有體現出新課程標準語文教學改革的“三維目標”。部分教師不夠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教學,語文課堂教學過分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教學目標不符合當前的國情,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2]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教材中的語文基礎知識,理解文章潛藏的思想感情,常常會將語文課文“拆分”之后進行講解,逐字逐句的解釋分析,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學生可以比較清楚的理解文章蘊含的語文知識,但是,這種將課文“掰開揉碎”式的講解方法使得語文知識、語句脫離了課文整體語言情境,學生感悟不到課文的語言美,學生在語文詞句理解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片面化的問題,教學結構不完善,內容單薄,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3]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科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雖然已經認識到這一教學理念的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受到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已經養成了習慣,在短時間內很難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并沒有根據當前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需求,設計教學方案,課堂教學依然圍繞教師展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展。
閱讀是語文學科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現階段我國許多小學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度都不夠,將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忽略了文本閱讀在學生語文文化知識增長、語文素養的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導致現階段我國小學生普遍存在著閱讀量少、閱讀缺乏深度、閱讀內容簡單單一等問題,繼而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首先認清楚新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結合小學語文學科特點以及不同版本語文教材,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使得語文語文新課標三維目標能夠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其次,教師本人要對語文教材有充分的認識,要能夠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深層次含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的設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閱讀語感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結構,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結構,從課文整體揣摩思想情感,圍繞課文的中線線索,緊抓文章重點,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能夠理解教材編寫人員的目的思想,對教材的整體框架進行詳細的分析,審視教學內容,將教學策略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要切實轉變自身的思維模式,要充分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訴求,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切實實現“因材施教”。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大綱及學生學習情況制定三維立體式的教學目標,切實將教學任務落實到學生的身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集體智慧,課堂教學以教材為基礎,利用合作學習、拓展練習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語文1、2、3學段學生課外閱讀量應分別超過5萬、40萬、100萬,但實際上,當前階段小學語文教材中內容比較少,遠遠達不到該標準,課外時間學生及學生家長對于課外閱讀不夠重視,很少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的課外閱讀之中,這就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都比較少,對于學生的成長及發展都十分的不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必須要重視閱讀教學,結合當前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傳授他們正確的閱讀學習的方法,教材品讀中,要讓學生深入的了解語文知識的魅力,加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感悟,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法,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將多篇相互關聯的文章組合在一起開展閱讀教學,這種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明顯的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開拓學生的視野,在學生綜合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的終生閱讀與發展十分有利。
當前階段我國許多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學都或多或少存在各種問題,教師們要能夠切實認識到自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與其他學科及班級的教師交流工作經驗,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最終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1]宋淑波.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培訓.2015(08)
[2]王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育人之道[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3]李國霞.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J].學周刊.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