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麗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實驗中學)
如何構建高效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模式
陳玲麗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實驗中學)
科學是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最難的科目,知識抽象性強,對學生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使學生覺得難學,知識晦澀難懂,概念記憶困難,學習效率低下。科學知識既講求理論,又講求實踐,實際教學中傳統理論灌輸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適用。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科學教學質量。針對如何構建高效初中科學教學模式展開研究。
初中科學;高效教學;科學教學;教學模式
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初中教育階段很多學校看重升學率,忽視科學教育,在很多時候科學教學側重理論灌輸,卻忽視了教學效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感受。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低下,甚至一部分學生表現出低于正常學習效率及無法適應科學知識學習要求的情況,表現出焦慮、厭學等情緒,學習信心低下,積極性不高。想要轉變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現狀,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轉變教學思路,構建新型課堂形式,積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科學教育在初中教育階段占據著重要位置,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科學知識、理解自然現象的重要課程。但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當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現狀并不理想,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非常嚴重,而且教學內容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多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實驗課內容少、課時少。課堂上完全以“教”為中心,學生積極性不高,很少提出自己的疑問,多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對科學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存在認知誤區,一些科學現象沒有正確理解。科學知識具有嚴謹性和抽象性,知識點承上啟下。若實際學習中學生對某一部分知識理解不正確,將嚴重影響后續學習,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思路,思維跟不上課堂節奏,學習信心和積極性將受到打擊。且這種教學模式不宜削弱知識抽象性,易造成學生學習困難,難以獲得預期教學效果。因此,初中科學教學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當前大多初中科學課堂諸多方面有待改進。為構建高效科學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科學教學質量,教師應轉變教育思路,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初中科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1.轉變教育理念
教師應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科學內涵,走出以往的教學思路,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學習效益,突出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將知識直接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理解知識內涵,利用科學知識魅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科學知識的學習中獲得快樂體驗,而不是抱怨難知識懂難學,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主動探索科學知識。
2.加強實踐教學
科學知識實踐性強,很多知識點和科學現象具有抽象性特點,需要通過實踐與實驗才能正確理解,單純理論灌輸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雖然當前很多初中學校都建設了實驗室,但實驗室應用率卻非常低下,實驗課較少,以理論課為主,導致學生對知識無法有效理解。為削弱科學知識抽象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應增加實踐課程,多開設實驗課,將實驗課作為科學教學重點內容,讓學生能通過實驗理解和驗證科學知識。這不但能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能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學習興趣,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活躍課堂氣氛。但具體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必須要做好課堂管理。
3.生活化科學教學
科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科學教學素材值得利用。因此,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挖掘知識,獲得有益啟示,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生活化教學模式靈活性強,能削弱知識抽象性,使知識更好理解,便于學生接受,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情景教學法,再現科學現象,讓學生對真實科學現象產生聯想,正確理解知識點科學內涵。不僅教學內容要生活化,作業布置也應走生活化路線,從而使作業效果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不是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實際上很多時候筆頭作業形式無法發揮有效教學效能。因此,教師應布置與生活相關的科學作業,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
科學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意識培養有著重要意義,是初中教育階段重點內容,但諸多知識點都具有抽象性特點,所以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存在困難,跟不上教師思路。為削弱科學知識抽象性,提高教學質量,應構建高效科學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布置生活化作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張圣杰.“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自然科學教學中應用策略及其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3.
[2]潘高子.當前我國初中科學自然科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策略[D].揚州大學,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