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紅
(西藏山南瓊結縣中學)
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劉定紅
(西藏山南瓊結縣中學)
新課改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改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直接決定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高低,還是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詳細闡述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
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學因素的限制,西藏地區多數仍在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只顧在課堂上講,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加上機械重復的抄抄寫寫,以及為了考試而做的大量練習,嚴重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生主體優勢的發揮,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自主性不夠,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成為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礙。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談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
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從而形成積極主動的語文學習態度,使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成為掌握學習方法和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以往片面地強調死記硬背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是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講解教材知識,將需要學生主動探究的內容也一手包辦,致使學生只能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不僅使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還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擴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只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嘗試和探索新知識,在成功中感受喜悅,在失敗后總結經驗,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意義,才符合學生個體發展的要求。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過程轉變為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1.更新教學觀念,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以教師講述為主,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只能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完全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種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堅持新課改的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切實轉變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地探索和實踐,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和學習的實踐中。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地學習和探索,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克服困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注重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能熟練地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然而,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一直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只是通過死記硬背學習語文,對語文學習方法知之甚少,導致學生只會考試,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的實際生活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并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是廣大教師目前工作的重點內容。廣大教師需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改善,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李文林.中學自主作文教學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