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和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第二中學)
參與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黃敏和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第二中學)
參與式教學指的是師生通過共同參與學習的過程,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其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對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參與式教學的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意識,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與式教學;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運用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中心地位,雖然很多教師都轉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沒有深入地落實新的教學方式,而使得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活動,從而讓學生在自身的參與與實踐中收獲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學習時都過于依靠教師,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融合,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高效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時,我就利用復習提問的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氣氛。首先我設計了幾個問題:①有理數是怎么分類的?②有理數的絕對值是怎么定義的?一個有理數的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是什么?③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是怎么規定的?-4與,這幾組數中,分別哪一個較大?通過這樣的提問與引導,學生逐漸就回憶起了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接下來,我便引入本節課的加減法的教學內容,并利用數軸讓學生明白有理數加減法的內在含義,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討論,他們對所學的內容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要精心地組織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并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從而在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參與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的學習,他們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自主地思考探究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養成。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我就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首先,我在課前為學生錄制了幾段教學視頻,并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與認知,然后在課堂上,我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課前的自學成果,并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學習中的困難,使其得以解決,對于學生都存在疑問的地方,我再進行統一詳細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都充滿了學習的興趣,他們在討論中也都積極地發散自己的思維,從而使學生的自學成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師生協作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也是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有效途徑。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教學任務,從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有所獲。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協作學習的基礎,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以共同的學習目標為任務,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平移”時,我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如推拉抽屜、電梯上下運行、拉窗簾、工地上的升降機等,并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在觀察時思考討論,說出了他們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便借此引出了平移的概念,讓學生在交流中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平移現象的例子,并讓他們在課堂上演示物體作平移運動的過程。有些學生就模仿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過程,從教室的前面徑直地走到了教室后面,這樣的演示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十分高漲,他們都積極地參與討論與實踐,真正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學中要遵循的主要原則,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都存在著一些差異,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采取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揚學生的個性可以使其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優勢,從而在強化學生積極因素的基礎上,為其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數學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有多個結構框架,有些學生可能只是擅長學習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教師就可以采取揚長避短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彌補他們在學習中的不足。例如,有些學生對于有理數的計算方面存在欠缺,但是他們擅長學習三角形、長方形這部分的內容,那么教師在教學這部分時就可以在課堂上多提問這些學生,并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鼓勵他們學好其他部分的知識,那么這些學生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從而在內心中下定學好數學的決心,有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與全面性發展。
總之,將參與式教學的方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在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而真正地實現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1]劉振宇.改變傳統“填鴨”式課堂教學:努力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學理論,2011.
[2]王培.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楊世聯.例題教學中的“變臉”藝術: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