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霞
(江西省進賢縣溫圳鎮第二小學 江西進賢 331721)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吳麗霞
(江西省進賢縣溫圳鎮第二小學 江西進賢 331721)
眾所周知,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使各科學科教學的有效性都得到了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較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其有效性也得到了高的重視與關注,使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成為小學語文老師們的重要教學工作任務。對此,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語文閱讀教學經驗,先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后根據現狀對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提高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閱讀一直都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部分,即使是小學語文也不可能沒有閱讀,足以見得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并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主要由讀、聽、寫三部分組成,其中“讀”就是指閱讀和朗讀,但閱讀比重偏大,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時肯定少不了語文閱讀教學,使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成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1.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得到實現,教學質量及效率不斷得到提高,作為教育教學體系中基礎及重要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學也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并逐漸實現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就目前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沒有完全實現,部分小學語文老師仍然受到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不夠重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長期以來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使用傳統的帶領學生閱讀教學模式,實現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加快小學生語文閱讀速度,在老師的引導下也容易理解閱讀內容,但該種方法難以實現對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很好的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主動性,還不利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實現,所以單一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小學生語文閱讀綜合能力的培養需求及要求發,理應不斷完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1]。
1.通過情境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
第一,老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小學生進行閱讀,并為學生營造相應閱讀情境,以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實現小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第二,老師要根據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找到相關的故事資料,并將故事改編成話劇和小品等形式,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表演,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第三,要根據小學生的閱讀偏好選擇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并根據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以吸引小學去閱讀課文,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2]。
例如,進行“看雪”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適當的調整教學時間,即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小學生進行閱讀,同時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情境創設,讓小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語文閱讀,這不但激發小學生對“雪”的好奇心,還激發小對更多關于“雪”文章的閱讀興趣,使小學生在情境閱讀中更深入的了解“雪”。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去看一看和摸一摸雪,讓他們感受到雪的存和雪的美。
2.開發全新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第一,老師要科學性的加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即根據學生實際,結合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整理和歸納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并將必須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劃分出來,以實現對小學生的針對性語文閱讀教學;第二,老師要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所處的教學位置是主導地位而不是主體地位,即主要引導小學進行語文閱讀學習,而不是逼迫小學生去閱讀,這樣才能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主動性,實現特色性語文閱讀教學;第三,老師要根據語文閱讀的不同文體、不同類型及特點,先不同的教學方法完成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使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與閱讀教學活動的距離更加貼近,從而實現多元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及方法的建立[3]。
例如,“孔子拜師”故事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故居學生對孔子的認知程度,選擇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孔子拜師”。最為典型的方法就是情境法,即老師根據“孔子拜師”故事情節,將其改編成小學生容易理解的話劇形式,讓小學生分別扮演孔子和孔子的老師,然后引導小學生將“孔子拜師”的過程表演出來,在表演過程中要求小學生一定要按照故事情節進行表演,這就意味著小學生必須深入閱讀或多次閱讀“孔子拜師”,以了解故事的情節,不但激發了小學對閱讀的極高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創新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3.促進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發展
第一,老師要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小學生提出的個性化看法并給予并肯定,以激發小學生閱讀積極主動性;第二,老師不要將自己的語文閱讀思維強加給小學生,而是要積極鼓勵小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化閱讀思維,以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見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第三,老師要積極將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轉化成個性化和多樣化教學模式,以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4]。
例如,“桂林山水”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生就會提出:“文中的桂林山水是多少年前的?現狀的桂林山水并沒有文中描述的這么好,讓我讀起來有些傷感”面對小學生提出的這一看法,老師不要急著否定,而是先從小學生的角度去分析現在的“桂林山水”為什么沒有描述的好,然后引導小學生要重視和關注環境保護問題。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小學生語文基礎得到有效提高,還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最終達到語文成績提高的目的。所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 科技創新導報,2013,03:183.
[2]高曉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 赤子(中旬),2014,03:322.
[3]陳妍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成功(教育),2012,04:80-81.
[4]李秀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