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娟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小學 遼寧盤錦 124010)
談班主任工作點滴
楊福娟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小學 遼寧盤錦 124010)
作為一名小學的班主任,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師”,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他們的教育就不單是靠語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將對他們的教育透到每一日學習生活中去。下面我將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你不能在細節(jié)上教育學生,是不能當好學生的導師。有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廣告畫面定格在這兒,廣告語說:“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啊,孝心就是這樣學會的,就是這樣傳遞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樣下養(yǎng)成的。而教師的一言一行也無時無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學生。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堅決不做。
我始終認為,環(huán)境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賞識教育,并且教育學生對待他人要寬容,學會發(fā)掘他人的閃光點,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氛圍。
了解學生,是真正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的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現(xiàn)在的中學生的生活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他們的生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而已經(jīng)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于成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那些孩子,確是他們無法面對和解決的。真正走到孩子們的心里,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們,也從而才能更好的關(guān)心,包容他們, 了解學生,是真正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的過錯。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現(xiàn)代的學生生活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他們的生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已經(jīng)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于成年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那些孩子,確是他們無法面對和解決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的縱容他們。
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xiàn)在所謂的好的學生身上,也要體現(xiàn)在所謂的壞的學生身上。其實,每一個學生在我的眼里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出色之處的。當然,一個班的學生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個別方面,學生的發(fā)展必然因人而異,作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yōu)點,或所謂的缺點。我現(xiàn)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別頑皮的男學生叫高遠飛,一直以來教過他的老師沒一個是稱贊他的,甚至經(jīng)常被叫到辦公室批評,還經(jīng)常無故騷擾同學,同學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后來我改變了以往對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錯都耐心引導他、鼓勵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轉(zhuǎn)化教育,他思想紀律上有了進步,學習也更認真了。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zhì)、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作為小學班主任,處理學生問題時,老師要耐心傾聽。小學生處于好說,好動的年齡階段,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關(guān)鍵是當學生犯錯之 后老師如何處理,如果處理方法得當,學生就會口服心服,從而使犯錯誤的學生走向正規(guī);如果處理方法不妥,學生就會不服氣、有敵對情緒、或口服心不服。這樣很有可能就此埋下學生繼續(xù)犯錯,甚至犯大錯的禍根。處理學生問題時,切忌簡單粗暴,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允許學生說話,允許學生辯解,允許學生爭論,從中摸清學生犯錯的原因,特別是要摸清學生犯錯的思想根源,以便對癥下藥。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或一碗水端不平,偏向一方,后果不堪設(shè)想。另外,各年級都可能有學困生、留守兒童、外來打工子女等特殊群體學生,這部分學生中有的很可能存在心里障礙,老師要摸清底子,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談心,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要,以便有針性地照顧他們、關(guān)心他們、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的溫暖,感覺到班級的溫暖,感覺到學校的溫暖。我認為,要做到這些,也許并不是很難,但確確實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誠的心去聽,才能傾聽到學生心中最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