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明
(湖南省衡陽縣界牌鎮中學 湖南衡陽 421246)
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策略分析
廖志明
(湖南省衡陽縣界牌鎮中學 湖南衡陽 421246)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對我們尤其重要,在中學語文中實施創新教育以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在提高中學學生對母語的興趣、加強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一定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當前中學語文創新教育實施過程的策略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進行探討。
中小學 文創新教育 策略 方法
實施創新教育是21世紀我國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當今社會表現為知識經濟的時代,也就是常說的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中,必然少不了創新——教育的創新、教學的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在精神與能力方面培養。當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我國現階段的中學課程中、課堂上,尤其是在語文教育中,腐朽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仍舊根深蒂固,創新教育的開展勢在必行。隨著近些年來創新教育、素質教育的開展與深化,我們基本上普及了這些觀念,但是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效,要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先了解當前中學語文創新教育開展中采取的策略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1]
1.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眾所周知,受到以往應試教育等頑固觀念的影響,我們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地位,阻礙新型人才發展的腳步,導致我國教育在國際中處于落后地位。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互動,讓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興趣和愛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課堂氣氛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就愿意積極融入課堂,對學習產生了興趣。[2]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課文《口技》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其相關內容的視頻,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也積極互動。
3.利用最新技術設施
在中學課堂中,基本每個教師都會有多媒體投影設施,通過這項設備,很多音頻、視頻都可以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興趣。同時,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環境的進步,學生與老師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互動。教師在網上發布題目和教學視頻,由學生在課后解答和觀看,不僅可以鞏固課堂知識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3]
4.采用多樣化教學視角
在新的教學課堂上,不會因為學生的觀點與老師的不一致而懷疑甚至否認他們,我們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創新意見,鼓勵他們舉一反三,從不同維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引路人,引導學生去看清事物、探索問題。
5.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以學習水平、思維水平中等的學生為參考,同時顧及優等生和差等生。鼓勵那些在課堂上消化不透徹的學生在課后積極思和討論。在課程教學內容設定中,也是分為不同的層次,在學校詩歌或者文言文時,根據學校理解能力不同來做出不同的備課方案。
1.形式創新多,內容創新少
中學語文教育課堂上,很多創新都是流于形式,新瓶裝舊酒,新鞋走老路。在課堂中,老師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回答問題,可是卻要求學生雙手放在背后,沒有老師的提問和允許不許說話,不予亂動,試問,這與我國古代僵化的教育體制形式有何區別?中學課程中安排的“研究性學習”這一課程,不是被數學老師占用就是被語文老師當作抽背課文的一節課,這些形式創新也不過是為了應付檢查而不得已做出的改變。所以,如果仍舊停留于表面創新,那么中學語文創新突破也遙遙無期了。
2.很少強調培養創新素質與能力
在中學創新教育真正實施中,以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和能力為目的的很少,大多都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升學率而做的準備。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學習能力”開設各種興趣班、學習班,只是為了讓學生考上一所好的學校,不僅忘記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忽略了學生的快樂和幸福。如此一來,創新教育的大任能做到嗎?中國創新教育還是一片狼藉吧?
3.不注重個性的發展
創新教育在要求學生全面平衡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孩子個性的發展,尤其在語文教育中,學生并不是機器,不可能發展成為有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的產品,所以在發展語文創新教育的時候,更應該培養學生個性發展,注重自身能力的塑造。而當今中學課堂中,很多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候不僅布置死板教條的抄寫式作業,還要求學生在格式、頁數、內容方面一致;在備課方面卻以備課的篇幅多少來評定等級的好壞,備課的內容、形式和新意卻被所有人忽視。對于學生的優劣只是以一種方法一個標準評判——考試和成績。這樣的統一這樣的僵硬,一定會成為學生自主發展、個性發展的阻礙。
1.改革課程結構、內容,創立新的教育課程框架
在中學語文課堂中,可設立互動式小組,不僅不需要學生按照座位表來排座位,可以隨意與小組的人員排座,在教室任何地方都可以,自主討論。
2.改變教學形式,落實創新教育
可以采取情景式教育,在學習課文之前,要求學生主導來模擬課文情景,培養發散式思維,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通過比賽朗誦課文的形式,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中學語文創新教育的提出與實施,是我們創新教育進步的一大步,但是出現的問題也是無法避免,無可厚非的,教育觀念仍舊落后,沒有真正落實創新,這些都會阻擋中學語文發展創新教育的腳步,所以我們當前應該做出實質性的舉措,改革課程結構,內容,改變教學形式,讓創新教育落到實處,讓當代青年體會到個性自主發展的美好。
[1] 閆立欽.關于創新的幾個問題.教育研究信息 2000年第1-2期
[2] 李世海、高兆宏、張曉宣.創新教育新探[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3] 馬維娜.學生創新的制約因素.教育評論.1999年第8期
[4] 柳涵之.創新教育實施指南.華齡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