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昌
( 廣東省惠東縣大嶺中學 廣東惠州 516300)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策略
楊順昌
( 廣東省惠東縣大嶺中學 廣東惠州 516300)
我國向來以文明禮儀之邦著稱,所以在上下五千年發展的歷程中都十分重視文明的發展,這里的文明并不僅僅指的是政治、文化方面的文明,同時還涵蓋了我國人民道德修養和素質文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思想道德和人生價值觀念都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和制約作用,只有人們都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素質才會自覺的遵守社會秩序,進而使得社會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下得到快速的發展。德育教學是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本篇文章將從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的角度出發,針對現階段的德育教學困境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初中德育 德育生活化 教育策略 教學內容 生活經驗
德育教育是一種無形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即它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們擁有正確的、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念和文明精神,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他們在處于非常重要的青春叛逆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普遍思想較偏激且性格急躁,許多學生往往都是在這一時期沒有經受住外界的誘惑從而誤入歧路,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學生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從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的成為一個正直、積極向上的好青年,以此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即指的是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結合生活情境和生活實際案例的方式來展開的一種更為直觀、更為形象的教學模式,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們借助生活經驗快速的掌握德育學習知識,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會如何辨別善惡、美丑,以此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德育素養,使之能夠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道德。要想真正的將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滲透到德育教學工作中,那么首先便要求教師與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德育學習意識,只有教師擁有了一定的生活化道德教育意識才會充分利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們展開有效的學習,而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利用生活實例來思考德育問題,進而借助現實生活來加深學生們的德育學習印象,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德育問題,并能夠辨別善惡、對錯,以此做到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2]
學校是學生們在學習生涯階段所呆時間最長的公共場所,而教室則是學生們接受知識和教育最主要的場所。因為德育教育課程課時十分有限,而學生們除了要學習理論知識以外還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所以光靠每節課45分鐘是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的。德育教育并不僅僅只是一門學習課程,它對學生們的影響是終身的,所以理應引起各個科任教師的重視。在這基礎上各學校領導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培訓的方式對各個學科的教師都展開一定的德育教學培養,以此從根本上提高科任教師的德育思想,幫助他們能夠更好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工作。例如,在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政治教材中的教學案例或者是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政治問題來引發學生們的思考,讓學生們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借助政治知識正確的辨別這些案例中的德育學習內容,而通過德育思想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了解政治生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歷史事件對學生們展開相關的德育教育;就連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用一些數學家成名前的奮斗故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繼而使得學生們能夠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都能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態度,學生們在舒適的學習環境中更愿意放松心境自覺展開學習,所以學校應該要積極的為學生們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學習氛圍,以此通過和諧的、舒適的學習環境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利用文化氛圍來開展德育教育,進而做到從外在環境來影響學生們的內在發展,使得他們能夠真正的在生活中掌握德育知識,在生活中學會應用德育知識,從而發展成為一個具備優良品質的綜合型人才。例如,學??梢岳酶卸鞴?、父親節、母親節等一些中華傳統的民俗節日作為建設校園文化的素材,如在“感恩節”的時候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感恩歌曲比賽”、“感恩演講大賽”以及“感恩征文活動”等等方式來豐富學生們的德育學習內容,讓學生們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和內涵,使得他們能夠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自覺的樹立起正確的感恩意識,繼而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們思想道德管理的發展。
學生們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中應該要重點突出學生們的學習地位,通過為學生們創造更多思考和交流的空間來讓他們感受德育教學課堂學習的靈動性和多樣性,以此幫助他們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擺正自身的學習態度,進而隨著教師的教學進度展開積極的德育學習。除此之外,各大學校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們聘請一些專業的德育心理專家或者是勵志傳奇人物來給學生們演講,進而通過別人的成長經歷來激勵學生,使得他們能夠自覺的對自身進行反思和總結。
總的來說,德育課程是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行為素質最重要的課程,而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更好的利用生活經驗的方式來指引學生們快速的掌握德育學習內容,并借助生活實際來豐富學生們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感受德育學習的重要性,并自覺的的樹立正確的做人行為,以此為學生們今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李成月,侯冬發,段貽安.德育生活化與生活德育化是學校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0,31:34-36.
[2]侯文華,孫泊.德育生活化的理論基礎與實踐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3,04: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