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鳳
(四川德陽中學 四川德陽 618000)
以歷史核心素養引領高考復習
張登鳳
(四川德陽中學 四川德陽 618000)
結合近幾年的全國文綜歷史試題的考查情況,尤其是對于部分地區的新課程歷史科目的高考情況,在備戰今后的歷史科目高考時,在史觀方面其核心強調社會史觀、生態史觀與文明史觀。在歷史學科的基本知識之外,仍應重視文史知識、史學思維與史學方式,增強對史學核心知識與研究方法的理解,促進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高中歷史 核心素養 高考復習
歷史核心素養是人文素養的關鍵合成要素之一,是學生在受到歷史教育階段里漸漸養成的基礎知識、核心能力與技巧、情感心態與價值觀念等的綜合呈現,是學生經由歷史學習可以表現出的附有歷史學科特征的品質。[1]
其中,歷史時空觀念是說歷史時序觀念與歷史地理觀念。任何歷史事物皆是在一定的、具體的歷史時間與地理環境里出現的。只能把史事放在歷史發展的時空結構里面,才可凸顯出它們產生的價值。歷史學科的知識是建立在歷史時空基礎上的,對歷史的認知一定以時空觀念的方向開始。歷史是一門強調邏輯推理與嚴謹證明的實證性的人文社會學科。于歷史的探索是把求真務實當標準,把史料當根據,經由于史料的分析,把切合史實的資料當成證明,從而促成于歷史的科學、全面的掌握。史料的研究和利用,不僅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必需方式,也是闡釋歷史與評價歷史的關鍵能力展現。歷史是以前存在的事情,今人想對歷史有客觀的了解,應該以歷史的層次上努力去辯證地、實事求是地對待與認識以前的事物。于歷史大事的開始、發展、結束和性質、意義等,于歷史人物的言談、貢獻、影響地位等,于歷史現象的產生、情態、影響、結局等的理解,皆應該把它們放在歷史的環境下展開特定的審察。任何的歷史述說從實質上皆為一類對以往的解釋與評價,不僅包括了敘述人對史事講述的梳理和整合,也表現了敘述人于歷史的立場、看法等。人們經由多類不同的方法闡釋歷史與評析歷史,對歷史事件完成意義解說。歷史研究所追求的是求真、求通、立德?!扒笳妗笔钦f于歷史的探索是把持續靠近歷史的真實當目標;“求通”是說“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展示歷史變化的形勢;“立德”是說歷史里蘊含了豐富的思維觀念、文化傳統、情感認知、意義取向,供給了歷史的經歷、人生的真理與人類的相同追求。[2]
復習核心從知識為本到素養為本。為增強學生的歷史素養,就應該變化以往讓教師主講,搭設知識系統作核心的復習思維,使學生足夠發揮主動意識,真實地加入到對于知識、能力、素養的體會。特別是應更加鍛練學生的史料解讀分析和提要能力,囊括文字、圖片、表格等多樣類型。應精挑史料,深入解析品讀,可形成觀念相悖,燃起火花那樣就更好。[3]
復習計劃從重視速度到重視效率。以往,學校整個復習安排基本是三輪復習,快節奏地梳理知識與高強度地練習測試。現今,“兩駕馬車”驅動的時代已經到來,所以,教師一定應解決好進度和效率的聯系。一堂課不應該只追求進行了多少知識點的整理,完成了多少道習題,而是應該追求一節課完成了多少核心素養的形成,價值觀、歷史意義的傳達。只有兼具進度和效度,復習的針對性、實效性,才可以呈現出最理想的效果。[4]
教師應該把復習目標設計得準確具體,務求在整個課堂復習活動里合理落實。教師可創造歷史情境,歷史典故來導入,這種方式會產生一種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的非凡效果,激發學生深入歷史學習的熱情。教師可強調對歷史基本史實采取一定的解釋,徐徐道來,理清歷史史實之間的緊密關系,逐漸加強學生認知歷史與領會歷史意義的能力。
復習內容從強調教材與題海到強調生活與社會。重視出題人的學術成就,恰當思考出題人的學術結果,包含研究范圍、研究成績、核心看法等,對于高考的復習策略、核心素養的培養皆是大有裨益。關注社會熱點,高三的學習不應該與社會分離,仍然需要關心社會大事。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與思考,以多元史觀,以各種方向來認識感受社會事件,完全發揚歷史學科“以史為鑒”,“經世致用”的價值。[5]
復習核心內容的關鍵在于課堂實際方面上的問題處理,這是一種宏觀到微觀、抽象到具體的階段。問題的提出,是一種理論角度里的思索,追尋的是高遠立意。但細致到課堂實踐方面,就務必做到實處,追尋的是問題解決。一個復習核心問題的解決不只是一堂課或一門學習任務就可達成的,當然是高中時期歷史和社會課程學習追尋的終極目的,而且應延伸至后續的學習里面。比如說,對于生產力的發展是推進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是高中歷史學習的關鍵內容之一;如何評價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也是依據學生學識與思維能力提升而逐漸加強的一類能力。
如何才能有利于問題的完美處理?首先應關注復習里的核心問題,從具體的復習情境里引領學生思索問題、解析問題,最后處理問題;其次應提取問題解決所要的材料,包含地圖、圖表、數據、史料、實物等文獻。問題處理不可依賴教師,而應該指引學生憑借資料獨自或協作處理。比如說,假設為某一復習核心問題處理的專題復習,也應該全面思考,總的標準是哪些,分幾個課時做好,復習目的是哪些,怎樣建設總標準和課時復習內容的總分聯系等等。
綜上所述,要以歷史核心素養引領高考復習,就應該注重主要基礎知識的了解和利用,整理出主干知識,突顯復習核心,建設歷史學科的知識框架。復習里還應關注高中歷史教材板塊加專題的特點,尤其應強調各種板塊知識的組合,在持續注重傳統的革命史觀的同時,注重把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等等新史觀結合教材,配合時政熱點,有效實現古今融合、中外聯系,思路清晰。
[1] 賴少云.關注史料教學傳承學科素養——基于提升”史料實證”素養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
[2] 趙玉潔,王德民.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考歷史試題考查成效分析與建議——以2016年高考歷史全國卷第41題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
[3] 周維美.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備考復習——以全國新課程卷“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為例談選修課復習教學[J].福建教學研究.2016
[4] 李義初.關注歷史思維品質凸顯學科關鍵能力——從學科關鍵能力考查視角簡析2016年高考新課標全國Ⅰ卷歷史試題[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16
[5] 馬寧.跨學科主題學習:測評歷史核心素養的另一種視角——2016年高考江蘇歷史卷第23題的啟示[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