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妍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素質教育實踐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0)
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劉 妍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素質教育實踐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0)
愛因斯坦說:豐富的想象力比淵博的知識更為重要。之所以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其能夠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睹佬g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重要作用。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
想象畫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為重點的課業,是在生活實踐積累基礎上通過想象畫出新形象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它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不受現實生活的約束,孩子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任意去表現,古今中外、天上地上、童話王國、人間仙境等各種事物都是孩子們表現的內容。兒童喜歡無拘無束的想問題,他們想象起來經常會漫無邊際,而想象畫教學恰恰與兒童天真童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點相吻合。經常進行想象畫的訓練,會使兒童想象力豐富,會使創造思維,尤其使發散思維得到得到廣泛的培養和發展。我在教學中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及理解能力,充分發掘課本中的想象因素,充實想象內容,引導學生與現實生活中能夠感知的事物聯系,產生聯想或想象,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在課本所列想象畫內容以外,我還適當的添加一些兒童感興趣的想象畫課題,如《小青蛙》、《小螞蟻》、《我心中的太陽》等,讓學生沖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得高興、畫得開心。
觀察力是人類認識事物的第一要素,它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一般人的理性觀察法,用雙眼認真看,看事物的大小、多少、形狀、美丑,這是看事物的表面現象;另一種是用心中之“眼”去看,看它表面背后深層的東西,在沒有東西的地方看出東西,在沒有字的地方看出字,在沒有畫的地方看出畫來,這種看是感性的,是加入了個人的感受的看,也就是說,這種“看”是加入了想象的“看”。想象力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它不同于觀察力,但它必須來源于觀察后的感受。觀察與想象是一個物體的兩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觀察力中要有一點想象,而想象力中也要有一點對生活的觀察,觀察力與想象力高度結合,才會出現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就注重在引導學生對日常事物的觀察中發揮學生的想象。例如,在一節課上,我拿了幾塊橢圓形的鵝卵石讓學生來看,觀察鵝石的大小、形狀、紋理等,啟發學生你能在鵝卵石的形狀內畫出什么呢?(《鵝卵石的想象》)。學生根據自己對鵝卵石和日常事物的觀察,很快畫出了各種太陽、不同年齡人的頭、小動物、魚、烏龜、昆蟲等等,豐富的想象令人感嘆。在此類課題的訓練中,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兩種能力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來發展想象。法國教育家蒙門說:“自然和社會是我們最好和最偉大的教材?!痹S多教育家也都主張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體驗和學習,通過大自然直接啟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同時讓他們去大自然中發現美,從而創造美。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有必要經常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四季變化等等,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想象也會隨之迸發。例如在教學生《大樹的世界》時,我帶領學生們去戶外觀察各種大樹,并讓他們講述那些大樹的枝干是什么樣的、葉子是什么樣的、高矮粗細等等,再結合多媒體手段展示各種大樹的圖片、特征等內容,并與幾何圖形、夸張變形等相聯系,使學生們了解了各種大樹的特點和特征后再進行創作。結果同學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大樹,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提高他們的想象。調查表明,大腦信息的80%都來自于視覺,學生認識世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觸覺、嗅覺、味覺、聽覺,這些感官在藝術想象中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學中,觀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過程,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物象、再現物象、添畫、裝飾、涂色,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讓學生摸一摸不同質地、不同規則的物體,激發他們的觸覺系統;通過讓學生閉上眼睛聞一聞各種各樣的氣味,激情他們的嗅覺系統;通過讓學生舔一舔各種物品(前提是衛生和安全),激發他們的味覺系統;通過讓學生聽一段音樂或者各種聲音,激發他們的聽覺系統。繼而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思想、表達感受,再讓同學們利用手上的繪畫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種感受,畫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實踐表明:運用感官系統的這些嘗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此外,通過美術語言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美術語言來進行各種造型活動,又能使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各種形式美感,增進想象力與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