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虹
(萊陽市文峰學校)
簡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德育
冷雨虹
(萊陽市文峰學校)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因此,我們數學教師也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了解我國數學的發展歷程。我國首創的十進制記數法、勾股定理等,當時領先于其他國家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陳景潤、華羅庚、蘇步青等數學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這些知識的講解,會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對祖國文明的無限熱愛。
2.教學內容穿插愛國主義。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情景導入環節,我設計了籃球比賽的題目,讓學生學習運動員的精神,長大為祖國貢獻力量。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分小組的方法,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小組共同研究解決,一起攻克難關,對學生的成績也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意識到只有互幫互助才能共同進步。
1.從自己做起。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教師首先要有嚴謹、負責的態度,時時事事給學生做出嚴謹求實的表率。
2.從小事抓起。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言必有據、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不合格的作業,哪怕只是一個錯字、一個小數點也要強調訂正,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
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感恩教育,既有助于學生科學知識的積累,又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并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事件的可能性》中有這樣一道習題:“在400個人中一定有兩個人生日在同一天,這一事件是否是必然事件?”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就勢提問:“哪個同學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能回答上來的學生寥寥無幾。對此情景,我適時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講解父母為我們操勞的不易,要學生明白怎樣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辛苦。
總之,德育不是孤立的,它可以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基本技能的同時,教師適時恰當地對學生進行德育,能夠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能夠真正做到“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