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偉
(江蘇省無錫市梅里中學)
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討
陸志偉
(江蘇省無錫市梅里中學)
興趣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自覺、充滿熱情的認識傾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如果對所參與的運動感興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因材施教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更加自覺地進行體育活動。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就結合實際和教學實踐談一下體會和感受。
因材施教;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教師采取各種教學措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全面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從而喜歡上體育課。通過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能讓更多的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1.師生關系的矛盾
筆者曾接觸過的一位教師,由于接手的班級課堂紀律自由散漫,在一段時間的嚴格紀律要求后,由于師生關系的處理不當,導致了對立情緒變得更加嚴重,那個班級的課堂紀律也變得越來越差,隨后教師和學生間也時不時地發生矛盾沖突,到最后那個班的課都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最后以更換老師收場。從這個案例中看出,要是師生關系冷漠、對立,那么學生肯定不可能喜歡上你的課,更不要說什么學習興趣了。在體育教學中,因為班級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在體育課上總會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會時不時地破壞課堂紀律,挑戰教師,進而影響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各種措施努力加以引導糾正,如果教師做不到因材施教并處理不當,就會引起師生關系的嚴重矛盾,小則個別學生和你對立,多則蔓延至全體學生,從而導致體育課教學的缺失。
2.教學模式單一
“教人未見樂趣,必不樂學。”在當前的初中教學模式中,還是以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為主,教學方法千篇一律,練習也是簡單枯燥的重復練習,加上現在學生通過網絡等各種媒體對于體育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觸,久而久之,學生對于教學模式單一的體育課就會有“疲勞感”,會感覺體育課乏然無味,會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練習活動不積極,對體育課也就會失去興趣。
3.課堂教學安排不合理
在當前初中體育中考的大環境下,很多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課堂教學內容基本就是體育中考項目,并沒有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全面發展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應試性,導致教學內容單一、乏味,初中三年體育課的內容都是中考項目,練習也多以素質練習為主,從而影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愛好。同時,有些教師在課的設計和場地器材的安排上也是毫無新意,或者直接“放羊”,這也嚴重阻礙了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
1.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溝通思想的橋梁,都說“愛屋及烏”,如果師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學生喜歡你,那么他也就有可能會對上你的課感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有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紀律散漫、學習方法不當,教師就要因人而異耐心地加以引導,改正他的學習態度,指導他的學練,激發他的體育興趣,讓他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能不斷提升自我,積極地參與到運動中。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發揚教學民主,聽取學生的聲音,不要只是“一言堂”式的軍訓式教學,同時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關心了解學生,善于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并能用自己的積極情緒來感染學生,和學生交朋友打成一片。當然,教師還要做到寬嚴有度,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2.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前提,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分層遞進,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快速跑為例,50米跑相對來說比較單調枯燥,在練習的時候單一跑步,跑得慢的那些學生就會無動于衷敷衍了事,這時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強弱不等,把男女生分成快的A、B小組和慢的C、D小組,采用讓距離跑的方法,讓C、D小組縮短距離,讓A、B小組增加距離,然后各自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跑到終點,從而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在耐久跑時,A、B的學生在外側跑道晚起跑,C、D組的學生在內側跑道提前起跑,通過不同的標準去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3.合理安排課堂教學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轉變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它們各自的優勢,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可以取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1.能真勿虛
對于生物實驗教學中那些過程簡單且易于操作的實驗,且在現有條件下能夠運用真實實驗完成并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師在教學時就要運用簡單的基礎性實驗儀器完成實驗教學。
2.虛實互補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有的主要是觀察試驗中所產生的現象,而有的是以得出結論為主,也有以理解生物規律和實驗原理及實驗儀器使用為主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實驗教學目標的不同,準確無誤地確定是要采用虛擬仿真實驗還是真實實驗。
對于實驗室的條件限制,需要采用先進技術或是稀缺儀器的實驗,或實驗現象不太明顯的實驗,一般采用仿真實驗平臺進行虛擬仿真實驗。當然,在學習新知時,教師可以先安排相關的簡單、易于操作的真實實驗,使學生在對主要實驗儀器有了一定的真實感受之后,再輔之以虛擬仿真實驗,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綜合運用和發揮虛擬仿真實驗和真實實驗的作用,并充分結合這兩者的優勢,以此,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基礎上,利用先進而高效的現代化實驗手段,鍛煉理性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的實驗教學目標,并培養出具有扎實生物實驗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1]高瑩.基于網絡的虛擬實驗研究與開發實踐[D].曲阜師范大學,2006.
[2]謝群.高中生物實驗技能目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