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體育運動學校 周德奎
安全帶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鹽城體育運動學校 周德奎
走步式跳遠動作技術都比較復雜,對運動員的協調性和彈跳力的要求相當高。而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走步式跳遠的教具都比較少。所以,改革與創新走步式跳遠運動的教具和教法,促進運動員的跳遠能力,對走步式跳遠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以針對安全帶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
安全帶 走步式跳遠 教學
通過回顧以往的田徑技術教學與跳遠運動訓練的研究資料,可以發現在大部分田徑專項技術教學中有關于走步式跳遠教學改革的研究成果十分匱乏。然而,走步式跳遠技術在所有跳遠技術中仍然是最為先進的技術,大部分的運動員在跳遠訓練中還是采用走步式技術。但是由于走步式跳遠動作技術復雜,對運動員的協調性和彈跳力的要求相當高。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是很難控制身體平衡和體會在空中的跳遠運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運動員在走步式跳遠訓練中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動作要領,所以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運用安全帶是未來教學發展的趨勢。
1.走步式跳遠。
目前,走步式跳遠是當代跳遠技術中最為合理的跳遠姿勢,也是眾多運動員選擇的跳遠技術。其中,在高處起跳,獲得較長的滯空時間,體會空中交換步的動作,在完成交換步后,身后的擺動腿快速前擺,在身體前方與起跳腿并攏,用雙腿落入沙坑。然而,走步式跳遠主要是以助跑為起跳蹬擺形成騰空步動作后,擺動腿以腿部關節向后擺動,同時跳起來彎曲膝蓋,大腿根部向前擺動,隨即用小腿向前伸,從而在空中完成換步的動作。與此同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繞環擺動邁步換腿動作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并與兩臂協調配合。落地前,收腹舉小腿前伸,上體前傾,兩臂同時向下后方擺。由于步式跳遠動作技術復雜,所以要求要有足夠的騰空高度,利用彈度較大和高的助跳板來輔助運動員進行跳遠。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很難控制身體的平衡,容易受傷,學習的時間又很長,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2.安全帶。
安全帶也俗稱保護帶和保險繩。一般在雜技表演的舞臺上運用得比較廣泛,它的作用就是演員在做驚險動作時工作人員在演員身上綁上安全帶來保證演員安全。而在田徑訓練場上和技巧訓練館里面設置安全帶,這種裝置主要有兩個功能。
(1)運動員在訓練場上做高難度技術動作時,在運動員身上綁上安全帶來保護運動員的人身安全。
(2)通過該運動裝置幫助運動員訓練某一個技術動作和掌握該技術的技巧為目的。本文就以該裝置的后者功能,利用田徑訓練場和技術館里的安全帶裝置運用到走步式跳遠空中技術動作教學中。
首先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在海綿池邊安放一個助跳板,然后選擇一個可以上下又能向前移動的可控裝置,讓吊裝能夠在自由滑動通過海綿的上方,由裝置垂吊著安全帶和控制繩,在海綿池中四周都堆放滿與地面水平相平的海綿塊。當所有的裝備裝置布置好后,安全帶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如下:
1.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將安全帶末端拴在身上,由練習者首先穿上腰帶的后面的中點,用力勒緊,防止安全帶在運動的過程脫落。
2.運動員在助跳2~4步后起跳跳蹬擺形成騰空步動作后,擺動腿以腿部關節向后擺動,同時跳起來彎曲膝蓋,大腿根部向前擺動,隨即用小腿向前伸,從而在空中完成換步的動作。
3.在運動員整個人的騰空步到最高點的時候,教師在旁邊提拉控制安全帶的繩子使運動員的騰空時間延長,練習者則此時擺腿后擺,起跳前伸出小腿向前,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繞環擺動邁步換腿動作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并與兩臂協調配合腿部動作。
4.讓運動員在空中停留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整個走步式跳遠動作,在準備落地的時候,收腹舉小腿前伸,上體前傾,兩臂同時向下后方擺。這時候教師迅速放松控制繩讓運動員落地。熟練掌握空中平衡和技術動作,同時逐步減少運動員在空中停留的時間,直至完全脫離安全帶的輔助。這個訓練過程不僅讓運動員對空中平衡和技術動作掌握得更加熟練,還保障了運動員的人身安全。
通過運用安全帶進行輔助走步式跳遠教學,對運動員養成正確的技術動作意識并且運用到實際技術動作練習中,起到了過渡順接的橋梁作用。尤其是運動員在空中平衡和技術動作掌握的過程中,隨著熟練掌握空中平衡和技術動作,同時逐步減少運動員在空中停留的時間,直至完全脫離安全帶的輔助,并且延長騰空的時間,有利于完整技術動作的完成,讓運動員充分體驗到完整技術動作的全過程。其次是運用安全帶到走步式跳遠教學中,安全系數一下子提高,讓運動員在走步式跳遠訓練中沒有后顧之憂,盡情釋放自己的熱情。同時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有利于糾正和改正錯誤動作,大大縮短了教學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為研究教學走步式跳遠技術,提供了有利的參考。
綜上所述,大部分的運動員在跳遠訓練中還是采用走步式技術,走步式跳遠技術在所有跳遠技術中仍然是最為先進的技術。然而,在走步式跳遠教學中運用安全帶,不僅能夠保障運動員的人身安全,還能點燃運動員的訓練的熱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1]夏峰、孫高峰.試論學校體育新理念中的度[J].中國學校體育.2014.15(46):126-129
[2]夏峰.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的體育興趣[J].中國學校體育.2014.46(41):169 -172
[3]于繼嶺、方麗芳.逆向教法在挺身式跳遠教學中的應用[J].平頂山師專學報. 2015.19(23):1459-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