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博文
?
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強途徑分析
□范博文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但使得大量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也吸引了許多外國留學生來中國求學?,F階段來華留學生的數量呈現出逐年上漲的態勢,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也開始逐步出現,引起了國內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加強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但能夠創造更加和睦健康的校園教育氛圍,也是完善來華留學生教育和管理手段,提高來華留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選擇。因此,在新時期,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來加強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來華留學生綜合道德素質的提高,使其更加受到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影響,感受中國之美。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徑
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外留學生來我國求學,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吸引著這部分學生學習中國文化。而來華留學生在中國求學的過程中也逐漸開始顯現思想道德問題,由于生長環境和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雙方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差異。為了更好地促進來華留學生的教育,需要加強對其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來華留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我國現階段對來華留學生的教育主要放在專業知識的講授和特定技能的傳授上,忽視了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來華的國外學生常年生活的環境和我國本身的環境有一定差異,和國內學生相比在很多方面有著極大的不同,在許多事情上容易出現意識形態的沖突,如果不能針對這種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來華留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就勢必會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輕則導致來華留學生的教育模式失衡,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兩國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甚至出現惡劣事件。
實施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從規矩上來完善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從國家層面上來說,國家教育主管機構要針對留學生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總制度,將思想道德教育的總目標、總內容和評價機制都納入到其中,將其推廣給各個省份,根據總制度的內容來開展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各省應根據自己實際的教育現狀來進行針對性地改良和再創造。在符合思想道德教育總制度的前提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本省份的教育情況制定完善的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制度,以此來制定在各個省份中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高校是具體來執行對來華留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機構,落實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從高校自身的教育情況入手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遵守國家和省份規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制度,同時也注意結合本校來華留學生表現出的實際思想品德問題,建立相應針對性的制度,有目的地開展工作。
來華留學生接受教育也需要借助高校中的課堂這一教學媒介,因此高校要利用這一現有的便利,利用課堂開展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梢灾贫▽iT的,針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專業課程,通過專業課加強對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素養,精通東西雙方文化,用教學經驗來開展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更好地完成專業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任務。
不僅如此,高校還應該建立起一批具有高素質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師隊伍,通過這支經驗豐富、教學素養較高的教師隊伍來開展多種形式教育課程。利用其他課程來進行隱性的思想品德教育,發揮教育中潛移默化和環境影響的作用,讓來華留學生及時在學習其他課程的過程中也能收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指導,更好地適應校園中的環境。
此外,高校不僅要重視教師和課程的對加強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而且還要認識到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對來華留學生的促進作用。留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本身就欽慕中國的古典傳統文化才來中國進行學習,因此創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也能提高對來華留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教師通過針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也能開展更多的教育活動,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來促進來華留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
最后高校還要建立起專門的學生輔導員思想品德教育考核機制,充分發揮高校中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讓輔導員在生活中也對來華留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在平和的生活形態中,關心、關懷來華留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并積極學習和接受中國文化教育,以此來影響自身的思想品德??己酥贫戎饕槍o導員平時開展的思想品德工作,監督和管理輔導員是否在學生生活中照顧好留學生,制定獎勵措施,對于表現優秀的輔導員提供晉升和評職的機會,提高其工作激情。
實踐證明,在高校中的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起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因此,針對來華留學生出現的思想道德問題,也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心理問題咨詢中心來解決。
高校可以利用現有的學生心理問題咨詢中心進行改造,開設專門針對來華留學生的咨詢室,并且采用外國國籍的心理咨詢導師,消除來華留學生對心理咨詢導師的戒備心理。外籍心理咨詢輔導師還能幫助高校中的教師處理學習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情況,針對某些留學生的特殊要求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幫助高校處理其心理問題。
其中,高校還應該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儀器,在器材上滿足心理咨詢中心的要求,通過加強對心理咨詢導師的訓練,來加強對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幫助來華留學生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在國內遇到的問題,從心理上開導他們,正確認識和自身生長環境不同的一些現象,更好地融入到國內環境中,完成自身的求學任務。
最后,高校還可以利用心理咨詢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來華留學生和本國的學生進行搭配組合,利用社會實踐活動來開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借助社會本身的力量和環境來從潛意識的層面影響來華留學生。在團隊合作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華留學生本身也會加強和本國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并且在實踐活動中磨練自身的意志,鍛煉自己的品質,獲得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效。
來華留學生由于本身從小接受的教育和中國式教育有著較大的差異,容易在來華留學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由于意識形態的沖擊而造成的客觀問題。因此針對這部分來華的留學生,需要結合當地的教育實際開展相應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輔導員在其中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輔導工作,學校也要建立相應的留學生心理咨詢處,幫助留學生解決來華的各種心理問題,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國內的教育環境,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剛.加強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徑[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1):93+96.
[2]王春剛,王鳳麗,張宏韜.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現狀及價值分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3):53-55.
[3]劉慶紅.加強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7):134-136.
[4]王春剛,劉洋.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的構成要素及特點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5,(6):83-87.
(編輯:郝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5-0105-02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青年人才創新項目“教育國際化進程中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路徑研究”(編號:UNPYSCT-201510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范博文,佳木斯大學臨床醫院實習研究員。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