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鳳坤(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六分校)
?
歷史課堂如何實現真正的“高效”
苗鳳坤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六分校)
高效課堂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高效呢?那么我就結合我的課堂和教學感悟,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教學背景:
1.提前編制導學案,提前一天下發并收齊批閱。
2.學習小組教學,每個小組學科組長一名。
3.正式上課前培訓學科組長解題思路。
4.課堂采用小組討論展示,老師總結的授課方式。
下面我就談一下對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
我給高效課堂下了幾個定義,不知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我覺得高效就是教師在導學案的編制上根據大綱大膽整合,進而編制出優質導學案;高效就是教師在培訓學生、分配任務時合理恰當;高效就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超額完成預期任務;高效就是學生討論展示點評的核心環節緊湊、討論激烈、體驗深刻;高效就是教師通過當堂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是良好的。高效我覺得并不僅僅是模式上學生的活動,現在的高效課堂,并不能僅僅局限在學生動就認為是高效,而是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如何、更重要的是參與過后落實情況如何。
1.實現高效的前提是導學案的編制,導學案就是學生學習的劇本,劇本的好壞直接影響效果和收視率,所以,在導學案的編制上要充分考慮考綱、題型難度、學生接受程度、題量、探究的題目質量、是否具有啟發性、可探性等因素。
2.實現高效的核心是培訓。培訓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實現學生吸收知識、登臺之前的演習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是最體現老師功夫的時候,這里要充分考慮培訓的時間長短、培訓程度問題等。
3.實現高效的突破是創新。創新也是高效的突破,高效的模式只是一種形式,形式與內容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形式就沒有內容,首先我們要學形式,但是這種僵化的模式也需要在不同的環節創新,非誠勿擾里有一句經典臺詞:“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答和諧,我覺得在高效課改中在加一個答案,那就是原創!
比如,我已經堅持三年自主研發的歷史閱讀課間,閱讀課間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制定閱讀課間的評價標準,評價人,對于評價人也要不斷地更換,保證每個小組的閱讀相對公平公正,然后針對課間閱讀的章節每個小組設計六個必答題,兩個搶答題,課前五分鐘之內必須完成,對于課前五分鐘之內完成所有問題任務,反復實踐了最少兩個月,而且對于哪個課間讀,哪個課間不讀都有設計,為了能讓歷史閱讀課間正常運轉,調動大家的閱讀積極性,不僅要對學科班長、學科小組長進行細致認真的培訓,還要針對學生的反饋、問題設計的難度進行反復的斟酌、審核,以保證課堂教學任務在前五分鐘高效地完成。
學校領導老師對我這個做法感到很新奇,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與老師們很多地方達成了共鳴。
4.實現高效的關鍵還是在老師。我覺得無論是271高效課堂還是自助餐高效課堂,千萬不能喪失教師的主導作用,我認為只發布命令沒有老師參與的課堂一定是不完整的,所謂高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放手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對課堂的“掌控度”“撒下去的網要有本事收回來”。
5.實現高效的關鍵是落實。試想一下花拳繡腿的耍了半天,最后抽查、檢測不合格,所以,不能僅看過程,也要看結果。
總之,對于這種高校課堂的看法和使用是百家爭鳴的,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學習,最好形成自己固定的或者特有的教學模式,那樣自己教學也舒服,也有感覺,我覺得沒有最好,適合就好!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