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珍
(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西校)
提高課堂效率之我見
陳淑珍
(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西校)
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充斥著大量“科學”而“無效”,“正確”而“無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因此,運用好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獲。衡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就是要看45分鐘內,在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的程度。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作為教師應當具有掌控課堂的能力,善于抓好課堂管理。但抓課堂管理不僅要適度,還要講究方法。否則,即使有好的課堂秩序,也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長期以來不乏這種現象:因某位教師課堂上過于嚴厲和苛刻,使個別學生產生恐懼心理,一聽下節課是這位教師的課就感到恐懼,趕緊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進行準備,以備老師提問,甚至連衛生間都不去。我們不能否認這樣的教師所教學科往往成績都高于其他人,但長此以往,會使個別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為了逃避,甚至離開學校、輟學,造成終身遺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古今中外,不乏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物。所以,現代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上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陶行知曾經說過:“好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過程就像一場演出,在這場演出中教師要將自己的角色由“主角”提升到“導演”,才能變“灌輸”為“引導”,起到點撥提升、引導服務的把關作用。
我們的教師都是認真負責的老師,因此總是不放心學生能自己主動去學。但是不讓學生嘗試自己去做,他們就永遠不能獨立成長。長此以往,學生就養成了依賴心理,老師讓學生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脫離老師,就無所適從。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多么重要!
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在教學實踐中真正去踐行這種理念,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課改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地、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只有課備得充分,課堂教學時,才能達到游刃有余的程度。人們常說:“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由此可見,課前教師只對教材了如指掌還遠遠不夠,還應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同一課堂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最大程度的收益。這不就使同一課堂中分層次的教學得到了保證了嗎?
課堂是有效教學的主陣地,課上教師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旁征博引,可以適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時學生的學習就完全變成了“我要學”。例如,精心設計導語部分;巧妙設置問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使用電子屏投影、實物投影,播放音頻、視頻等);重難點突破,采用小組討論等形式。課堂上切勿圖花樣、走形式,什么地方該討論,什么時候該用電教手段,都要精心設計,把握時機,使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和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個有心人,采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人生享受,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保護他們的自尊,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針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適時對其進行贊賞教育。莎士比亞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我們尤其要看到每個學生的優點,這樣才能從心底去贊美他們、鼓勵他們。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幽默大師馬克·吐溫也曾說:“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老師欣賞的眼光就像溫暖的春風,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鼓舞。卡耐基曾說:“要稱贊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一個進步,這往往點燃學生的自信之火,給予進步向上之助力”。因此,教師要用好激勵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使學生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引導學生邁向成功。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口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更確切地說教師應該是知識的涓涓細流,永不干涸。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是教師知識水平、能力的具體表現,素質教育下的有效課堂給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以適應教育教學新形式對教師的要求,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