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近
(江西贛州石城二中)
基于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
溫華近
(江西贛州石城二中)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成為每一位教師都密切關注的主題。在目前的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難以真正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也難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說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必然途徑。主要提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幾點策略,希望可以為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
興趣培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足見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探究,更有助于學生積極地發散思維,思考問題。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是采用講授式的方法,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厭煩心理,要真正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就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手段進行教學。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的教學實踐。
導課是課堂教學中的初始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導課這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課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與思維的拓展。
例如,在教學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我就先以互動交流的方式引入:“同學們,你們害怕天黑嗎?在遇到一些困難挫折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做的呢?”這樣的疑問使學生都陷入了思考中,他們回憶著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事,都心有所感。于是我便先讓學生互相交流,課堂中的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十分高漲。接下來我便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后說一說自己的感悟,這樣融情于文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學生積極地思考,他們才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學習的趣味。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趣味。
例如,在教學課文《出師表》時,我就為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讓他們在閱讀課文時思考:①在國家危急的形勢下,作者出師前向后主提了哪幾條治國建議?②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劉禪陳述他出師的理由?③在說出出師理由之后,作為臣下,是否還要請求皇上批準他出師并表達這次出師伐魏的決心?通過提出這三個問題,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就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重點地閱讀相關的內容,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并且,通過這些循序漸進的思考過程,學生也能收獲到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合作學習是目前課堂教學中頗受教師青睞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對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討論中對所學的內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與認識,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課文《智取生辰綱》時,我就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學習。由于學生對《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滿了敬佩之情,我就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小組在課下也搜集其他的水滸故事,以課本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都十分興奮激動,經過多次的排練與完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密切的配合、詼諧的表情使課堂中的氣氛輕松而有趣,增強了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涵,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語文活動是提高學生興趣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對于初中生來說,單一的學習方式會讓他們感到無趣,而語文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則會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有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真正地實現寓教于樂。
例如,在教學課文《羚羊木雕》時,有些學生對課文中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做法感到反感,這也影響到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為了讓學生以更好的心態進行學習,我便組織學生以“友情和金錢”為主題開展了一場辯論會。學生在課下都搜集了很多資料,在辯論中,他們的大腦不斷地運轉著,經過激烈的唇槍舌劍,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理解得很透徹,也明白了友誼與金錢之間的平衡關系,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也真正地實現了寓教于樂,在本質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時要注重實踐總結,不斷探索創新教學的形式與方法,采用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構建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1]李玉玲.教學組織形式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相關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杜莉.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