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沈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學校)
閱讀 悅讀
——略論初中生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王磊
(沈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學校)
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要從“教會學生知識”到“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轉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是學生收獲知識的直接渠道,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閱讀教學;初中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策略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明白閱讀資料所要表達的內容,還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實現從“閱讀”到“悅讀”的轉變,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面就簡單地談談我的教學看法,希望可以為語文課程的閱讀教學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文閱讀中,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課文《美猴王》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先為學生播放美猴王的照片,并讓學生說一說有關這張圖片相關的故事情節,通過一些課外的知識來引入教學,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然后教師就可以接著為學生介紹課文內容。電視劇西游記是大家所熟悉的,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講一講電視劇中美猴王的認識及印象深刻的故事,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閱讀,也有助于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困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種多樣,在學生閱讀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思考中逐漸形成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課文《日出》時,由于課文中的故事情節不是很容易理解,文本較長,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并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如:(1)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與引導,學生就可以一邊趣味地閱讀課文,一邊找到文章的寫作思路以及前后的邏輯關系,從而有助于學生自主閱讀思維的培養。
語文課文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抒發了作者情感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文中情感的理解,從而逐漸地內化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初中生正處于情感的轉變期,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想法很容易出現偏激,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為學生滲透積極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也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總結閱讀的感悟,然后教師在總結時就可以適時帶有感情地去講解,作者通過表達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激發自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可以有效地升華學生的閱讀感悟,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適當地為學生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樂趣,拓寬學生閱讀的深度與廣度,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促使學生讀寫能力的共同提升。
例如,課文《駱駝尋寶記》,草坪綠得可愛,像鋪上了用純羊毛織出的最精致的綠毯子。
首先讓學生分小組從修辭、表現手法等角度賞析并討論這三則材料,教師作出適當點評、小結后,讓學生選取夏、秋、冬的任一季節,作一段景物描寫,盡可能抓住該季節的景物特點,寫出新意。這樣把教材中相對零散的學習資源進行優化組合,使之更具有系統性和針對性,對學生學習、積累語言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真正地激發學生內心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閱讀過程真正實現從“閱讀”到“悅讀”的升華,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
[1]余柳英.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上),2013(10).
[2]林美娟.從閱讀到悅讀談初中新課程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語文學刊,2014(7).
[3]王宏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自主性閱讀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4(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