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嬌
(江西省星子中學 江西九江 332800)
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徐 嬌
(江西省星子中學 江西九江 332800)
隨著新課改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對于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去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 有效
閱讀作為學生吸收新知識、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行廣泛、全面、深入的閱讀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文學知識積累,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文學意識,對于學生的智力發展也有助推作用,并且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教師采用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開展教學顯得尤為必要,文章將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歷程當中,閱讀都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描述,更是讀者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真情實感以及感悟生命真諦的重要載體,是人們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有效途徑[1]。由此可見,閱讀作為讀者與作者在心靈上的對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必要,其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檔次,更能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認知層次,拓寬學生的視野,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對于如何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向學生教授讀字短句、詞語提煉、總結全文、歸納主旨等閱讀技巧,讓學生真正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升高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在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是較為棘手的問題,教師作為閱讀教學的組織者與引領者,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有效策略去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求知欲望。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采用“以讀促教”的方法,通過教師的示范閱讀或者名人朗讀去激發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的閱讀情緒,為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打好基礎。比如,在進行《再別康橋》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比賽,通過分組或個人的朗讀比拼,或是播放名家朗誦視頻去激發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讓學生更進一步走進作者詩歌當中的情感。其次,教師要引領學生對文章進行通篇鑒賞,在學生充分閱讀貨后,可向學生提問或是學生提出質疑,在閱讀感受的相互傳遞過程中,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
對于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而言,加強閱讀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其中一項有效的策略,教師要積極探索學生生活與閱讀文章的聯系所在,開展生活化的閱讀教學,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需做到以下三點:①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深挖閱讀文本中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因素,進而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并且要文本中反應生活現實的材料提煉出來,進行歸納總結與對比閱讀。②引導學生多加關注現實生活,去感悟閱讀文本中的情感。學生可挑選一些反映生活現實的文章進行閱讀,或是從已經學過的文章中去感知生活,重新獲得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拿來主義》文章后,學生則可將文章思想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并反思:“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拿來什么。拋棄什么?”③融入生活實踐,在生活當中去尋求閱讀體驗。比如在講解《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日里多走近大自然,通過親身經歷去感知秋天的美好,并且讓學生將對自己故鄉秋天的感受進行口頭表達,這對于閱讀理解《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有著良好的效果。
閱讀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閱讀教學,高中語文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拓寬閱讀空間,并且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進而促進閱讀水平的提高。首先,教師可結合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背景去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推薦與文章背景相關的作品,增進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縱深度[2]。其次,教師還可結合作者與文章資源,比如同一個作者在同時期寫出的主題類似或者不相同的作品,利用這部分閱讀資源去鼓勵學生進行全面的、深層次的閱讀。再次,教師還可為學生創設自主閱讀的空間與時間,比如帶領學生前往圖書館進行閱讀,或者是預留一整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必然會進行一定的交流與推薦,其閱讀空間也就得到了有效拓寬。此外,教師還可開展“讀書交流會”去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教師的引導與點撥。最后,教師還可結合閱讀文本去精心布置作業,比如在進行《過秦論》的閱讀教學過后,教師可進行作業布置:“賈誼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在那個時代里還出現過哪些流傳至今的名篇?”學生在教師布置的作業驅動下,會深入搜尋資料并進行閱讀,從而使得對于課文的理解也就更進一步。
傳授正確有效的閱讀技巧是進一步促進高中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有效策略。比如,在進行《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且向教師提出閱讀過程中不解的問題,還可與同學一起針對問題進行探討。在教師對文章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后,學生可再進行一次精讀,以精讀與略讀方法相結合,去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內涵,并且對于略讀過程中不解的句子或詞匯有了更深的理解與印象[3]。此外,教師還可向學生傳授圈點批注的閱讀技巧,教會學生隨手寫閱讀感悟的良好習慣,并且鼓勵學生多寫讀書筆記。教師還可將經典名篇或者與高中語文相關的閱讀資源通過網絡分享給每位學生,讓學生在課后練習所掌握的閱讀技巧,進而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在語文閱讀當中能夠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學積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組織與引導的作用,通過采取有效策略去提升閱讀教學質量,進而助推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與方式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去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進而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1]劉真真.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2]杜彬彬.新媒體時代下普通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3]曹國慶.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0,(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