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燕
(青海省牧草良種繁殖場學校)
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金燕燕
(青海省牧草良種繁殖場學校)
美術作為初中教育階段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成效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但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如何促進初中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則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初中生;美術;學習興趣
快樂的生活就要有發現美的心。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是現今社會需求的多功能高素質人才必備的條件之一。學習美術是培養學生有關美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本文就新課改條件下,培養初中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行淺談。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逐漸開放,以往單純以高低分區別人才的方法已被淘汰。對人才的判斷已轉化為綜合素質較強的全能型人才。美術被安排在學生的課程內容內,是為了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改革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
傳統美術教學中由于設備資源和時間的原因,美術教師在教學時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對課本內容講解完成后只是讓學生自由安排剩余時間,沒有集中規劃學生實踐。因此,教師應改變原本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如,在《多彩的學習生活》單元中有《優美的校園》課程,在這個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對課程內容講解過后,就可給學生時間,要求他們畫出自己眼中校園最美的地方,并在下堂課程上進行展覽,選出最美的幾幅畫給予獎勵,以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課堂氣氛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師講課的心情。教學課堂上調動課堂氣氛是關鍵。新課改中美術課程的學習要求添加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在進行美術作品繪制時,要在教師要求的基礎之上,增添自己的想法,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在《春天的暢想》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就可安排學生對自己理解的春天進行描繪,并提出可以突破固有思維的影響,自由發揮。在每次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促進創作能力的提升。
美術教學是學生體會生活、認識自然的有效途徑。美術又可作為高雅的興趣愛好,在學生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增添一米舒適明亮的陽光。
[1]孫遠程.在新課程改革中雙語教師如何才能做得更好[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2).
[2]周紅梅.理念先施行 實踐緊相隨 反思后落實[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