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敬
(四川省德陽外國語學校 四川德陽 618000)
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微探
張 敬
(四川省德陽外國語學校 四川德陽 618000)
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多鼓勵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因為物理中的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學生不易理解,實驗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讓學生很容易理解了物理知識。
摘 要:初中物理 實驗 參與 鼓勵 加強
首先,把實驗與理論相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物理知識屬于自然科學,對初中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諸很的抽象性,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增加。現階段的教學中,很多教師要么采取純理論教學的方式,要么采取理論教學幾節課后再帶領學生參與實驗課程,這種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很難把所學知識與實驗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對于那些較難理解的理論知識,學生會產生上課的厭煩感,深入理解更是難上加難,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等到實驗課程開展時,已經忘掉很多了,知識和實驗的結合不緊密。因而,教師應采取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邊教學邊實驗,讓學生根據課本、教師的講解,自主進行實驗,提高實驗的靈活性,為學生創造更多地動手機會,有效將所學知識與實驗操作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其次,鼓勵學生參與實驗。
初中物理實驗往往較為簡單,容易操作,有一部分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操作。因此,教師在開展一些物理實驗時,要充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和動手能力,鼓勵他們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現有知識解決實驗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例如,在“透鏡及其應用”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觀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運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并選取一些帶到課堂上來。講解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帶的物品分別說明。比如,近視鏡與老花鏡的區別,放大鏡如何聚焦,凸透鏡如何成像等,實驗之前請同學們猜測可能會出現的種種現象,并通過實驗來印證,看哪組學生表現得最好。最終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自己總結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大家相互討論,交流實驗方法,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提高。在課堂時間之外,教師還要主動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讓學生自主實驗,驗證課本上物理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試驗,大膽試驗,做好學生實驗的顧問,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實驗進行點撥,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點評。在充分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參與物理實驗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因為害怕損壞實驗儀器而出現不敢參與的現象。此時,教師要積極給予學生以鼓勵,告訴他們只要能夠按照基本操作規范進行操作,一般是不會損壞實驗儀器的。在學生自主實驗的過程中,即使發生了因操作不慎導致儀器損壞的現象,教師也不要責備學生,而是鼓勵學生針對儀器損壞現象對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再次,通過鼓勵學生課外進行小實驗,提升對知識的理解。
對于中學課堂時間來說,時間畢竟有限,物理實驗不可能都在課堂上進行,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做一些材料易找、方便操作的物理小實驗,因為實驗的原理都是與之相關的物理知識,實驗過程就是對該物理知識的再學習,再現過程,由此達到知識升華,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更一步的理解和運用。比如,家庭中常見的雞蛋就可以完成很多物理實驗,把煮熟撈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卻后,再撈上來剝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剝要容易多(熱脹冷縮的性質);把一只雞蛋,浸沒在一只裝有清水的大口徑玻璃杯中。松開手后,發現雞蛋緩緩沉入杯底,撈出雞蛋往清水中加入食鹽,調制成濃度較高的鹽水,再把雞蛋浸沒在鹽溶液中,松開手,雞蛋卻緩緩上浮(浮沉現象)。這些小實驗、小制作,有著較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貼近生活,符合初中生好奇、好動、好問、好學的心理特征。通過這些小實驗從而使教學內容的學習與之形成一定的互補。這樣,不但促進了學生對所講授內容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應用,更加激發了他們學習物理的信心與興趣。
在新課改的推行下,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還要通過實驗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上物理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