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琴
(貴州省沿河自治縣淇灘鎮中心完小 貴州沿河 565300)
農村學校小學作文教學實踐初探
冉 琴
(貴州省沿河自治縣淇灘鎮中心完小 貴州沿河 565300)
筆者雖然在淇灘鎮場上中心完全小學校任教,但學生多數來自于農村家庭,只有部分學生來自于集鎮。農村學生相對于城鎮的學生知識面較狹窄,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匱乏,大都不會遣詞用句,表達能力不強,這些都是造成很多農村學生遇到寫作是不知從何入手、沒有東西可寫、不想寫的主要原因。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為了寫好作文,筆者通過對《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研究,加之筆者近幾年來的教學經驗,筆者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在此分享給各位同仁。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爸匾曃谋尽笔切抡n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平時多讀、多記一些好詞佳句,就可以為寫作做好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此外,要求學生定期閱讀一些老師指定的課外書籍,把間接經驗內化為自己的表達素材。讓學生們熟讀課外書籍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大量吸收優美語句。開展每天精采一句話摘錄評比的活動,摘錄課外書上優美的句子,如成語諺語俗語等,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語言材料。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要有計劃的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還可以寫讀書筆記。農村小學生相對城鎮學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較少,社交能力較弱,視野窄,可閱讀的書藉匱乏,導致他們的作文免不了出現雷同、內容空洞、陳詞濫調等問題。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懂得從生活中收集作文材料的緣故。農村孩子們的生活是還很豐富的,如果懂得把家庭學校中每天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有讓人高興的,有令人難忘的,都記下寫到日記中。農村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熱鬧,卻能經常接觸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卻是城市的孩子所沒有的。比如下小河溝摸魚、捉螃蟹,上山追野兔、放牛等,我讓孩子們平時多點觀察自然,對大自然積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寫作素材。慢慢地,學生的寫作內容越來越豐富了,語句也有了大自然的樸實氣息。
1.重視評價,讓不同的孩子分享學生優秀習作。對學生作文進行講評,是作文批改的繼續和發展,是一次作文訓練過程的最后一環,也是學生體驗成果的最佳時刻。如果只布置作文任務和批改作文,不進行講評,那么就失去了思想體驗成果的機會。及時、正確、精到的評價,既可以使學生領略到成功的愉悅感,又能對作文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得到落實和彌補。
2.精心篩選學生習作進行點評。一堂好的作文課,不僅要點出作文的亮點,分享彼此的智慧,更要指出作文的問題和失誤。因此,教師要認認真真地讀學生的作文,對學生作文中的優缺點做到了如指掌,使作文講評能有的放矢地施教。教師一定要精心篩選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做范文。既要選擇優秀作文,又要選擇存在共性缺陷的文章。
3.在作文點評過程中相互激勵。作文點評課,不是少數優等生的舞臺,更不能老師唱獨角戲,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人人動起來。在點評中既要有在教師引導下的點評,又要有學生集體評改,還要有學生間的互評互改,更要有學生自己的評改。給每個學生說話的機會,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才不會讓作文點評課顯得空洞和單調。
就一堂作文課本身來說,課前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命題。布置作文題目時,要以學生生活為中心,攝取鮮活的寫作素材。小學生的生活一般可分為家庭生活、校園生活、課余生活、信息生活、感情生活五個部分。課前關于寫作材料的準備,要堅持學生容易做到原則。即:容易看到、查到、問到、訪到、想到、記到。
2.以學生情趣為主線收集寫作素材。課前準備,多是個體學習過程,應關注到學生的情趣。他不感興趣,準備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就會影響課上展開、寫作過程和訓練目標。如果是學生感興趣的作文方向,學生是比較樂意去收集素材的。素材收集齊全后,由教師稍加知道,學生就能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3.課前準備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課前準備,不僅僅是為了給作文課提供探究合作的寶藏,給習作提供素材,提高搜集寫作材料的能力,同時訓練培養的還有學生為達成一種目的,自己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與人與物溝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在獨立中思考,在容易達到中自信,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課前準備就會越做越好,越做就會越有創意。比如寫《我眼中的沙沱電站》,課前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到電站周圍細心觀察,觀察庫區的環境和往來人流,還可以采訪電站管理工作人員等,他們會很愿意去準備的。
校內作文課的主要特點是班級授課制,時間一般是80分鐘左右,均不能逾越。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訓練技能,獲取成果,點式設計與操作是對作文課的必然要求。點與點的邏輯鏈接,是提高作文課堂效益,保證學生對寫作知識認知,寫作技能掌握、嫻熟運用的關鍵環節。綜合訓練與應用,乃至創作是檢驗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多上作文活動課。很多小學生都覺得作文很難寫、很怕寫作文,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怎么辦?多上作文活動課。多上作文活動課可以激發學生作文學習的興趣,這是激發學生作文潛能的基礎。比如游戲是小孩子展現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游戲最能展現孩子們童心和創造力,我就讓學生寫一篇以《游戲》為題,寫一個他最喜歡的游戲。讓他們寫出在游戲活動過程的內心感受,在游戲過程中碰到了困難如何去克服,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體驗。有了來源豐富材料,學生們的作文果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多上作文活動課,學生的生命之花就會怒放!
總之,作文教學并不是無章可循,只要教師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就能在作文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