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菊
(西寧市二十二中學 青海西寧 810000)
多種形式的新課導入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白銀菊
(西寧市二十二中學 青海西寧 810000)
中學地理課普遍被認為是副科,課堂教學往往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怎樣導入新課,使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一下集中起來認真聽講,是每節課成功的關鍵。本著生動形象、激勵動機、喚起興趣、集中注意、承上啟下、自然過渡的原則,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采取形式多樣的新課導入方法,用于地理課堂教學,不僅會使新課有良好的開端,保證課堂教學過程開展,而且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本文認為,首先要做好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步“新課導入”,一個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導入 關鍵 形式 效果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每一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要做好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步“新課導入”。一個巧妙的新課導入是一堂精彩、氣氛活躍的新課的開始,是學生興趣式學習、發現式學習的開端。本文具體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進一步分析這些方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同時融入了筆者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的實例。
故事的情節曲折動人,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故事為線索,將學生的思緒帶入學習的主題,展開教學,是十分有效的導入方法。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時,我們可以由故事《諸葛亮借東風》引入,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善于預測天氣,他通過預測得知這一天有東南風,故弄玄虛而已,根本就不是‘借’來的。”然后,筆者再由東南風、西北風引入季風的概念,從而導入新課。
在新課的開端,提出與新知識密切相關的新穎奇異的問題,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如講授“中國的疆域”時說:為什么同樣是在春節期間,哈爾濱的人們冒著-28℃的嚴寒,觀賞“冰燈游園會”,而在廣州正舉辦“迎春花展”。又為什么在夏季的時候我國東部美麗的烏蘇里江上到處灑滿晨輝、漁歌陣陣、波光閃閃,人們已開始一天的勞作;而遠在西部的帕米爾高原上卻是星斗滿天、明月高懸,人們還在沉睡之中。懸念一出學生交頭結耳尋求答案,學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師的提問上,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筆者總結:這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的緣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的疆域》。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的地理規律把它作為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一節的開頭,能充分調動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講“天氣與氣候”時,引導學生背誦岑參的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當學生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時,教師提問這兩句詩是描述天氣還是氣候,引入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又如在講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內蒙古高原時,首先朗誦《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窿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下子把學生的思緒帶到茫茫草原上。這種課前朗誦一段詩詞,創造一種情境、一種氣氛的方法,可以集中學生注意激發他們的情感,收到奇特的效果。
引入新課,可以使用圖形、動畫、聲音、影視片段等多種信息來呈現教學內容、提供輔助信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和生動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獲得較大的知識容量,實現教學目標。我在《黃河》一節中,以《黃河大合唱》作為背景音樂配以黃河的波濤洶涌的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中國母親河的風姿,雄壯的音樂、閃動的視頻深深的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視頻結束后,我做了簡單的語言過渡,自然地引入下面的內容。
在講授國家或者區域地理時可采用這種方法。比如,可聯系最近的新聞聯播、報紙、電視報道等內容導入新課,最好是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動機。如:用“希拉里和特朗普競選總統”的時事引入“美國”等的學習,使學生感覺地理學習時時刻刻都在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起到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
如,講授“國家”一章內容時,讓學生以競賽方式說出自己所知道的國家名字導入新課。又如,“海陸分布”一節課用辯論式,設一宇宙法庭,課前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為原告(海洋),一組為被告(陸地),原告訴訟:地球不應該叫地球,而應該叫水球。讓原告組和被告組在課堂前搜集資料為自己辯護。這樣,課堂氣氛就會非常活躍,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會更深刻,還可使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不但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也張揚了個性,充分發揮了個人的潛能,體現了個人的智慧。
實驗法是在課堂上展示相關小實驗,使學生獲得直觀經驗,促進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課程知識涉及世間各種自然、人文景象,學生經驗有限,加上想象和聯想能力都有待發展,用簡單易操作的小實驗,讓學生獲得直觀經驗,既能增加課堂趣味性,又對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講授《黃土高原》時,準備了容器、干土、草皮、噴壺等材料,讓學生比較干燥土壤與濕潤土壤在大風(用嘴吹,請學生協助)時的情況以及比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地表在大風時的情況,從而展現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基礎。使用實驗法導入教學,在課堂上進行實驗一定要考慮實驗的可操作性,簡單易行,揭露問題直接明了,同時要注意如果實驗是安排在課中進行,一定要收好用具,避免學生好奇而忽略聽課。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多樣,“引入藝術”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一環,在地理教學中不容忽視。課堂教學的“引言”雖不是教學的主體,但簡潔明快、妙趣新巧、生動形象、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卻能引起學生極大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