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付
(江蘇省沭陽縣正德中學 江蘇沭陽 223600)
高中物理能力培養教學探討
周愛付
(江蘇省沭陽縣正德中學 江蘇沭陽 223600)
在物理教學中注重能力培養,是近十余年來物理教學思想的根本變革。但對如何培養能力,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章法可循。本文從物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過程來探求培養能力的基本途徑,對培養能力這一老課題作出新探討。
物理教學培養能力探討
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當今,我們正處于高科技時代,新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新的知識迅猛發展,新的信息與日俱增。要使我們的知識趕上時代的要求,要使我們的認知結構能適應新的變化,就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優化認知結構。為此,時代賦予我們教師一項神圣的職責,就是要注重培養每個學生具有自我學習,自我汲取知識,對老化了的知識及時更新換代的能力。
根據目前高中物理課程的設置情況和物理課的教學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個個擊破的教學原則,整個高中物理能力培養可分為過渡階段、正常階段、提高階段、完善階段四個階段完成。
1.過渡階段。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由于知識臺階較大,加之一開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運算運動規律、動力學等問題,學生會感到困難重重,束手無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中,教師除按要求培養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簡單應用能力外,要著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工夫。
2.正常階段。通過第一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應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達到正常學習狀態。這時,教師的重點要放在按教學大綱和會考大綱的要求實施教學方面來。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在每節課中貫徹落實能力培養目標。通過第二學期和高二學年的教學,全面完成會考大綱中要求的能力培養目標任務,使學生達到會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順利通過會考關。
3.提高階段。會考是水平考試,高考是能力考試。進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學生要參加物理高考,而力學和電學部分又是高考的重點,所以,在選修課教學中,在重點提高力學和電學知識水平的同時,要著重開拓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創新的能力。教師的精力應放在精選習題、優化和組合試題上來,通過高質量的習題和試題,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階段。根據近年來物理高考試題考查知識點多、覆蓋面大、命題新穎、題型多樣化、智能性強等特點,在總復習教學中,教師要確定好復習目標,制定出教學策略,處理好教師與教材、教師和學生、學生和教材之間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則:重點知識結構化――抓各部分知識的中心點,將知識以此中心組織起來,形成知識網絡,找出各網絡間物理量的相互關系。
基礎知識系統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結構,系統地劃分、歸類和排列基礎知識。
難點知識問題化――以問題解決難點,精編一些含有難點知識的習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識,突破難點知識。
習題結構梯形化――基、中、難一起練,讓學生做適量的習題,提高思路,強化聯系,加深理解。
復習方法多樣化――在研究知識、研究學生、精選習題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多下工夫。
好的培養措施,既可達到培養目標,又可省時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為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因人、因材科學地確定每一能力的培養措施。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啟發、講解、指導、討論等措施,激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地安排習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做實驗,觀察自然現象,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培養其觀察、實驗能力等。
各種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教學中自始至終的任務,大到三年的教學,小到每節課,甚至再小到一個概念的建立、一道題的解答,都牽扯到能力培養問題。而每一環節中,又有具體的能力培養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大綱要求,明確每課時中能力培養目標,結合學生情況,認真備課,確定完成方案,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養方案。
通過一個階段的教學,用考試或考查的方法及時檢驗本階段的能力培養結果。著重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試題,盡可能多地覆蓋各知識點中的能力要求內容。可采用個別或部分抽查和全體考查的方法進行檢驗。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又可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對學習和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根據抽查或考查結果,認真分析卷面,總結經驗。對未達標的個別同學,可通過耐心細致地輔導達到能力要求。普遍問題,可通過評析卷面加以解決,使絕大部分同學達到本階段的能力要求。對不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及時加以修正和完善。
發展學生創意物理實驗設計,能啟發學生的創意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造就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勤于創新的高素質人才。腦科學和思維科學研究表明,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時期,創意物理實驗設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誘發創新欲望。開展創意物理實驗設計活動,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就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列,”所以下要在認識過程中去激發學生的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物理教學的新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高中物理教學才能滿足學生的新需要,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1] 楊秀德.高中物理多媒體積件開發探究 [J].貴州師范大學,2006(05).
[2] 劉愛華.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探索 [J].技術物理教學,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