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飛
(廣西凌云縣朝里瑤族鄉民族學校 廣西百色 533102)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黃 飛
(廣西凌云縣朝里瑤族鄉民族學校 廣西百色 533102)
高效課堂,是指在教育教學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應該落實預習“六字訣”,指導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引發學生激情參與課堂學習,探究質疑,引發學生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課前預習 激情參與 生成問題
“高效”是相對于“低效”或“無效”而言的,那么怎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呢?即在一堂課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高效課堂的實質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在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問題,如課前預習不充分,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或是學生參與熱情不高,致使課堂學習效果不好,亦或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能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于是討論的問題含金量不高,致使課堂中的討論流于形式……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凡事預則立”。學生的預習是高效學習的起點。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了解學習的內容,明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能讓學生初步走進作者心靈去體驗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高效的課堂除了老師鉆研教材,精心備課之外,更需要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提前預習。但一堂課僅有45分鐘,如果留時間學生預習,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如果不做充分的預習,學生對文本就很生疏,在課堂學習中不僅節奏慢,討論和交流也只能是蜻蜓點水,顯得膚淺,這樣的課堂勢必低效,甚至無效。
學生怎樣做才能克服以上缺憾,做到有效預習呢?韓立福教授的結構化預習方法可以說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金鑰匙。
所謂結構化預習指的就是在預習時要做到目標結構化、知識結構化、問題結構化,具體采用“閱讀六字訣”進行預習,即查、劃、寫、記、練、思。查就是查著工具讀,查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句段、查作者的簡介、查文章的寫作背景等,凡是自己能動手查到的就自己解決;劃就是畫著重點讀,劃課后要求記住的字詞、劃多音字、劃重點句段、劃積累的好詞佳句等;寫就是寫著感想讀,寫文本大意,寫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品詞賞句寫作方法等,可以體現學生的理解程度;記就是記著內容讀,記字詞、作者、文本大意、思想感情、背誦段、重點句等,做到熟記于心;練就是練著習題讀,實現作業前置化、全程化、全優化,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讀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會的上工具單,最終實現簡單問題書本化,復雜問題工具化;思就是思著問題讀,把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寫下來,解答不了的上問題工具單。
這六字訣真是絕了,學生用這樣的方式預習讀,何愁學不會呢!
課堂上,只要將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運用到教學中,就可以優化課堂效果,尤其語文課上,老師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熱情去點燃,更需要老師巧妙地去激發。讓學生在課堂中釋放出無限的激情。
1.用精彩巧妙的導語誘發學生想要學習的熱情。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往往令學生或悄然動容,或充滿期待……會對即將學習的課文產生神往,更快進入師生“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心聲》一文時,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有心聲嗎?心聲要對誰說?本文主人公的心聲是什么呢?請猜測一下。學生頓時沸騰起來,那好,請帶著疑問朗讀課文,看完文中的“心聲”你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學生的求知熱情被激發出來了,整堂課也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2.用精彩的示范朗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語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有著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深邃的哲理……老師生情并茂的朗讀更能感染學生,師生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為理解文章奠定基礎。實際教學中,每次要學習一些優美的適合誦讀的散文或詩歌時,都會精心準備配樂朗誦,每次都有很好的效果。如:《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通過精彩配樂朗誦讓學生感受到了祖國深沉的歷史與強烈的時代感,涌動著擺脫貧困走向新生的激情,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3.用有效的課堂評價,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蘇格拉底有一句哲學名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說一堂成功的課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的話,那么課堂評價語則無疑是這首樂曲中的一個個震憾心靈的音符。老師采用小組評價方式,本著能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促使小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原則,合理有效的使用這種激勵模式。小組評價應注意:(1)小組評價要及時。小組活動后,得到具體及時的肯定,才能使小組活動積極向上的發展(2)小組評價要體現激勵性。堅決杜絕“為評價而評價”,要將評價切實落到實處。如此一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評價,便會推動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這是高效課堂追求的至高境界。
引發學生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其實就是要求孩子們善于質疑問難,深入研究并解決問題。語文是涵蓋面很廣的一門學科,因此問題的探究要把課文以及自然、社會、自我都要作為質疑發問的對象。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更高層面進行學習。讓學生唱主角,便可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體驗到發現問題的興奮感,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但一開始就完全放手讓學生質疑是有難度的。還要教學生發現核心問題的方法,如:通過挖掘文章的題目發現有價值的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眼”或是議論性較強的語句入手發現值得探討的問題。這樣,討論的問題有了含金量,小組合作才會有意義,圍繞著“問題”的討論才能有實效性。
總之,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隨著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推進,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會水漲船高。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真正打造出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
[1]王貴熙.打磨典型課例,構建高效課堂 [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年
[2]黃強.如何打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 [J]《讀寫算(教研版)》,2015年
[3]劉朝兵.談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 [J]《小作家選刊》,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