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金波(湖北省仙桃市長埫口鎮初級中學)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危金波(湖北省仙桃市長埫口鎮初級中學)
中學語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關鍵階段,而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過于突出知識點和易考點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無法充分掌握生活化學習理念的精髓,學習過程機動性明顯。教育學家陶行知要求教師深入理解并運用生活德育理論,切實幫助學生拓寬自身語文視野,從思想上、精神上、知識上獲得顯著性提升。
中學語文;生活德育理論;實踐研究
語文教學是將漢語言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教學過程性載體,是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知識理解體驗能力以及滲透性本領的重要階段。盡管應試教育模式給中學語文教學方法帶來了部分壓制,但是生活作為情感、語言的依托,應當被教師充分融合到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語文課本中的內涵情感與思想,并在思想、品德上獲得逐步完善。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教學研究過程中發現,語文教學是一項源于生活內容的教學,它是幫助孩子提升感性認識,以及深化語言情感的重要過程。語文教學工作者倘若始終貫徹知識點的死板教學套路,將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失去學習探究興趣,在語言與情感素養的積淀上都無法達到較高的水準。語文教學切不可掉入死板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積極運用生活化的德育教學理念,讓語文課堂不僅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點,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具體案例為載體,讓學生在情感素養上獲得鍛煉與提升。因此,教師要從生活本質出發,將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逐漸推向生活化,結合生活來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同時推動學生由生活融入語文課堂,從語文課堂中品味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文《貝殼》的教學過程中,該課文主要講解了作者席慕蓉在海邊撿到一顆貝殼繼而引發思考的故事,教師倘若只針對課文中的一些固定知識點進行傳授性教學必然會導致課堂氛圍的枯燥,教學效率仍然無法提高,因此我采取了生活化的教學思路,帶領學生分享自己在海邊撿貝殼的經歷,例如,我就給學生講解了在海邊撿貝殼,并進行分類區分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從生活經歷中得到一些感悟與體驗。在課文中,作者席慕蓉講到“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茍呢”,針對這句我就“時間、空間、珍惜”的角度來帶領學生進行德育的培養,讓他們懂得時間的寶貴以及空間的有限性,使其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保持執著與認真。
正如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所說,語文教學的過程是與生活過程密切相關、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要想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論充分運用到中學語文課堂中,就一定要積極踐行語文課堂組合性實踐思路,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領悟生活的細節,同時在情感、思想和道德上獲得部分體驗。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是固定的,學生在既定課堂教學時間內無法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和道德情感知識,因此,教師必須要將課本中所包含的內涵型知識有效延伸到課外環節中,通過組合性實踐模式來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空間,將課堂與生活這兩大主題充分揉和到一起,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課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學過程中,我就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與學生進行了充分的生活化討論。這篇課文是作者在九一八事變后的十年漂流生活中所積淀情感的流露,為了讓學生從課文的只言片語中感受到作者內心深厚的情感,我組織學生進行抗日歷史的研究實踐活動,實踐內容主題以九一八事變為主,研究當時關內東北人民的生活狀況,了解作者這一群體在當時所受到的壓迫,由此來逐漸深化學生內心當中的愛國情感,并讓他們能夠在新型生活化的研究思路中學習語文,領悟作者情感,并做到情感內化與道德修養的提升。
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需要不斷地鍛煉自身語文思維,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面對各種題材與各種內容的課文時保持較好的積極性與變通性,尤其在運用生活德育理論時,讓學生能夠在德育思維的逐步滲透下理解課文中所包含的德育成果與情感內涵,實現思維滲透與生活德育之雙重教學的價值并發揮其教學作用。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文《真正的英雄》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從美國總統里根的講話中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在理想烘托下的光輝榮耀,推動其理解德育中理想的含義,讓他們始終保持在德育發展的基準線上。
中學語文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截然相反,針對中學生這一年齡階段與性格發展特點,教師應該注重生活德育理論的研究和運用,讓學生在新時期課堂中不僅學會更多的語文知識,還能夠掌握更多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內容,在智商、情商上獲得十足提高。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