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輝
(吉林省通化縣英額布鎮中學)
選擇平凡 綻放青春
——班主任的心得體會
尹春輝
(吉林省通化縣英額布鎮中學)
二十歲那年,懷揣著走向講臺的理想,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吉林師范大學。現在我如愿以償地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轉眼間,在教書育人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已默默耕耘了五個春秋,而今,我依然初衷不改,要把自己一生的精力與熱情都獻給美麗的教育事業。
首先,虛心向各位同事學習。尤其是向在一個教研組的同事學習,他們是離我最近的學習資源,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其次,認真參加培訓學習。無論是學校、縣里還是國家培訓,每一次的學習,我都認真做好筆記,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學以致用,受益匪淺。同時,把握住聽課機會。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工作的最初,我是“椅子搬著走,筆記不離手”,學習借鑒每位老師好的方法、舉措,希望自己能夠博采眾長,努力上出讓學生滿意的課!
當然,僅有學習是不夠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這樣的刻苦鉆研是有效的,這些年來我的成長也是有跡可循的。2009年到2013年連續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語文知識能力競賽,全國希望林杯大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在縣區域教研活動中多次上公開課,并獲得優秀獎。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比中,榮獲一等獎。我撰寫的教學設計《夸父逐日》在吉林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中獲二等獎。現在也躋身于學校的骨干教師行列里。
更多的關注學生,還是要從當班主任開始。班里有幾個孩子問題不斷,且屢教不改。通過家訪我了解了情況,但也使我感到了無限壓力與心痛,因為他們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甚至還是單親家庭。他們的心理或多或少地承擔了一些不該屬于他們的陰霾。從此以后,我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狀況。我有著父親的嚴厲,也有著母親的慈愛,我相信對學生這種細心的愛,能喚醒他們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激發他們揚帆前進。
記得一節自習課,我走進教室,看到一位留守孩子衣衫不整,之前我已經說過他很多次了,可都無濟于事。恰好那個星期,學校正在狠抓文明禮儀工作,所以,我盯著他看了幾眼。于是,全班同學一齊關注起來。但我沒有訓斥,也沒有只言片語的批評,而是走上前去,幫他扣好了紐扣,整好了衣領,系緊了鞋帶。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很平凡的舉動,竟迎來了全班學生的掌聲,還有這個孩子盈盈的淚光。更想不到的是,從那以后,再也不曾見到他衣衫不整的樣子。就這一件小事,使我感受到了教師職業的平凡,也體驗到了這一平凡中的榮耀。
我的女兒體弱多病,經常住院。記得初春時,由于天氣的變換,我的女兒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必須住院治療。一時間我感到彷徨無措,作為媽媽,我有義務照顧稚嫩可憐的女兒,生病的她常常賴在我的懷里不肯離開;可作為班主任,我又不得不掛念班里那幾十雙渴求的眼睛,再有幾天學校就要進行第一次月考了,哪邊也不能丟下。于是,我決定白天把女兒交給婆婆照看,晚上我再來接班。每晚望著女兒因輸液而紅腫的小手,那眼角未干的淚痕,我的心就五味雜陳,不知是什么滋味了。由于晚上醫院環境嘈雜,一聽見咳嗽聲我又要起來給女兒拍背,連續的幾天我都幾乎不能休息。我的精神開始萎靡,眼睛也總是紅腫的。我的這種狀態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他們可能通過其他老師了解了情況。記得那天的自習班里出奇的安靜,每一名學生都認認真真地學習,這時班長走了過來,把一個大大的幸運瓶送給了我,里面裝著不同顏色的字條,她說:“老師,這里是我們全班同學要跟您說的話。”看著那一雙雙誠摯的眼睛,我感覺手中的瓶子千斤重,那里承載著幾十顆滾燙的心,一掃我這些天壓在胸口的煩悶。其中有一張字條最令我感動,他是班里一個最調皮搗蛋的孩子寫給我的,平時這個孩子連一篇課文都讀不全,更別說寫作了,可在這張字條上,他工工整整地摘抄了我剛教給他們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這是多大的激勵與安慰啊!這些天來我對工作的堅守,同時換來了孩子們的理解和支持。在這件事上我不需要言語,孩子們就學會了堅忍和感恩。潛移默化的“身教”,魅力該有多大啊!
是啊,“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懷淡泊,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不正是教師的人生寫照嗎?日復一日的平凡歲月,默默耕耘的無悔人生,這將成為我一生的承諾: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我要在三尺講臺上綻放自己的青春!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