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芬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順城街小學 山西晉中 030600)
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路徑探析
李艷芬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順城街小學 山西晉中 030600)
小學英語的教學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讓英語更快地融入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本文針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問題,從興趣的重要性及如何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方面進行論述,旨在為小學英語教學者提供更為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小學英語 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方法
如今,隨著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便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認為,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將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的進程。那么,如何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本文將從興趣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英語學習興趣缺乏的原因及對策這兩大方面進行闡述。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樂趣”,課堂“應該是快樂的場所”;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
杜威認為,“興趣思維在教育發展中具有能動作用,它與兒童的能力、需要以及愛好聯系緊密。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一個人去認識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種重要動機,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顧名思義,“兒童興趣”即是兒童擁有的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是推動兒童認知、探究的動機之一,因此,興趣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探討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乏的原因及對策。
1.單一的教學方式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學校和教師應探索更多的教學方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今,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形式仍停留于死記硬背的階段,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和溝通,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一些適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改編英語歌曲和英語順口溜。
(1)改編英語歌曲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愛唱好動的特點,積極挖掘小學英語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創造快樂的學習方法。唱歌可以滿足小孩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保持穩定、持久、思維活躍。有些短語、句型不容易記住,我就將這些短語或句型用學生熟悉的樂曲,將其中的漢語歌詞改為英文。
(2)編英語順口溜
教師要有高超的教學藝術,以期達到“余音繞梁三日未絕”的境界。我利用小學生愛說的特點,教他們說順口溜。例如,為了讓他們記am,is ,are 的用法,學說: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不可錯來不可差。
2.教師專業素質的制約
英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形象、教學活動的設計決定了其課堂能否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多學習一些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并將這些方法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專業知識積累
小學英語教師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引導者,需要不斷積累知識,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專業知識則是成為一名英語教師的基礎,也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注重崗前培訓、在職培訓,盡量能夠用英文授課,做到終身學習,不斷積累自身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鉆研教學技能。
(2)人格魅力的培養
新課標提到,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與學生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和諧的師生關系會導致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求知欲降低,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而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因此,英語教師需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時刻注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3)教學活動的設計
一堂能吸引學生興趣的英語課,優秀的教學設計是關鍵。因此,教師應在熟悉教材、掌握課標、了解學情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選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前形成教案,做到教學過程了然于心,在教學中就能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教學活動,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應注意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4)教學情境的創設
樂趣是培養興趣的基礎,良好的的教學情境能夠給學生帶來極大樂趣。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指向明確的、主動地探究認識了一種語言場景和語言結構,這就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的發展,這相比與直接出現、強行記住所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將有更大的裨益,也有助于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容易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句型、段落和篇章。
(5)教學工具運用
隨著全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學工具也有質的飛躍。教師應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通過展示實物、圖片、幻燈片、教學音頻、教學視頻等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觸覺,盡可能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更徹底地感知學習內容,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從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
隨著時代的演變,小學英語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認可,而興趣作為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抓住小學生愛動好奇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改變那種學生圍著老師轉、老師圍著教材轉的呆板格局,優化課堂結構,加速課堂雙邊活動的實現,增強師生間的信息反饋,活躍氣氛,融洽情感,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挑動學生想學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