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孟汶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四川綿陽 621000)
語文字詞的教學與生活化
韓孟汶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四川綿陽 621000)
字詞是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字詞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所以把語文學好的前提必須掌握一定量的字詞,這也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項重要的任務。《新課標》指出 “識字教學要將學生熟識的語言材料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并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一定情景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意識和能力。在識字教學的素材選擇上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在教學的實踐中,由課堂走向生活,我們要經(jīng)常地引導孩子換個角度學習,從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字,感受生字,運用生字。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語文 字詞 生活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的有意注意缺乏持久性,集中注意的時間短,而且好動、好奇、好勝,識字教學必須形式多樣,新鮮活潑,趣味盎然,使學生在無意注意,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牢固地識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黑板上寫下生字讓學生重復的朗讀,這樣不僅效率低,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惡心理。
例如:變魔術(shù)識字中國的漢字千變?nèi)f化,利用學生對魔術(shù)充滿神秘感的心理,對學生說:“有的字會變,你們相信嗎?”學生聽后陡生疑問。這時我利用自制的課件“會變的字”進行教學。如:在“口”字上加一豎變成“中”;加一橫變成“日”;在“日”字上添一筆會變成“由、甲、田、白、目”等。另外,我還將三個相同的字重疊,變成另一個字,如三個“人”在一起,說明人多,變成了“眾”;兩個“木”即成“林”,說明樹多。這樣學生不僅認記了字,而且懂得了字義。
將認記的字編成謎語,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如:白兒左邊蟲無腳(貌);重心靠邊戴草帽(懂);己見反文尾巴?。ǜ模?;大王頭上有一人(全);人在高處走,云在腳下行(會)等等。這樣做既在生動、有趣的氣氛中識了字,又激發(fā)了學生自編謎語識字的興趣。
兒歌識字瑯瑯上口、生動有趣的兒歌,對低年級的孩子有著無窮的魅力。把一些字編成通俗易懂的兒歌進行教學,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如教學“碧”字,一邊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一邊編“王和尚,白和尚,并排坐在石頭上”。如教學喊“青”的,我就編了一首兒歌:“山青青,水清清,太陽出來天氣晴。有心就有“情”,有米“精”神好??礀|西用眼睛,說話嘴邊常帶“請”。把“清、青、請、情、晴、睛”都編了進去。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記住了一組形聲字,能根據(jù)部首辨析字義,還滲透禮貌教育,妙趣橫生。
做游戲識字,在課堂上玩成語接龍,并且分組評分,得分最高的那一組可以得到獎勵。這樣的方式不僅對低年級的孩子有效,對高年級的學生同樣有效。低年級的同學看重的是獎勵,而高年級的同學會逐漸形成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還能培養(yǎng)彼此的團隊合作精神,也能形成彼此的競爭意識。這樣學習成語不僅效果好,而且課堂氣氛活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1]這段話告訴我們,在語文教育的廣闊天地里,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性課程資源、社會性課程資源、人文性課程資源,語文教育應直根于現(xiàn)實生活,面向未來,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掌握教課書上要求的音、形、義都會的生字外,還要巧妙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
校園環(huán)境是一個文化氛圍極濃的場所,而校園內(nèi)處處都有文字的蹤影。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從學校的字詞認識開始,各個班級和辦公室的吊牌,然后是學校四處的標語和名言警句。讓學生每天除了完成對課堂上的生字詞以外,還要從校園內(nèi)找到一些自己不認識的字詞來學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家長,因此家庭教學也是我們課堂的延伸。我們可以讓孩子每天給父母講講每天自己都認識了哪些字,這樣可以使孩子復習并且有一定的成就感。
社會是語文的來源也是語文的最終歸宿。因此我們因該培養(yǎng)還在從社會中去學習語文,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主要通過以下四大渠道識字,將識字活動滲透于學生生活。宣傳廣告類:標語、電影海報、橫幅、招牌、路牌、櫥窗宣傳上的通知、商店名稱等商品名稱類:玩具、食品、水果等的說明書、外包裝等。電子媒體類:電腦、電視、CD片、錄音機、車站時刻通知等。圖文類:故事書、連環(huán)畫、漫畫、報紙、卡通書、拼圖、地圖等。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拓寬識字面,不僅可以增加識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識字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之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融為一體,這樣的學習活動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養(yǎng)生活才干和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習慣。
[1]《全日制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修訂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