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滿萍(大通縣第七完全中學)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
殷滿萍
(大通縣第七完全中學)
閱讀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以及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大院校的英語教師都在積極地探索并嘗試閱讀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深入觀察可以發現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淺顯地分析了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簡單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課堂的教學效率。
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反應了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雖然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并沒有把課程改革中的要求進行實踐,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存在很多的問題。
1.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教學觀念上的問題。部分教師雖認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但是教學實踐中卻不注重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和革新,“穿新鞋,走老路”,對于閱讀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將更多的教學重點放在語言點和語法的分析上。習慣性地唱主角,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次,是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備課時,一方面,過分地依賴教學大綱和教材,甚至于照搬照抄教輔資料,沒有自己的研究和見解。另一方面,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不切實際,目標設置不適合,高耗低效;授課時,一方面,片面追求形式化,依賴多媒體,課堂教學內容華而不實。另一方面,對于教材把握不到位,語言點講解繁多,又不注重總結歸納,影響學生的消化吸收。
2.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閱讀習慣上的問題。長期處在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依賴成性,缺乏自主積極性。閱讀時,通常只求逐字逐句地了解文章內容,只見表面信息,卻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體會不到文本字里行間的信息。
其次,是閱讀速度上的問題。學生的閱讀速度偏慢,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詞匯儲備量少。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英語詞匯量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閱讀材料中所涉及的詞匯會超出很多,或者有些學生不熟悉的詞匯,都會給學生造成閱讀障礙,減緩閱讀速度;缺乏猜詞度意的能力。大多數學生一碰到生詞都會選擇查字典的方式解決,不懂猜測和推理,影響閱讀速度。漢語和英語的表達方式不同,思維和文化習慣也都存在差異,對于母語是漢語的學生來說,往往會因為不熟悉外國的文化背景而無法很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閱讀心理素質低。由于缺乏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學生面對密密麻麻的英語短文時,會心煩意亂,不知所措,這些心理上的因素,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
1.針對教師方面問題的策略
首先,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重視閱讀教學。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深入學習并領會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其次,教師要革新教學方法,正確指導閱讀。一方面,“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備課時,教師不能過分地依賴教材,而應該在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充分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借助教材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另一方面,“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時,教師要將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利用多媒體影像、音樂、圖畫以及情境創設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地利用教材,在引導學生進行正確閱讀行為的同時,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參與英語閱讀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學生猜詞度意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速度,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
2.針對學生方面問題的策略
首先,學生要注重英語詞匯的積累。無論是全球一體化的要求,還是近年來高考試題模式的要求,都需要學生增加閱讀量,積累更多的詞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詞匯記憶的重要性,且要教給學生一些單詞記憶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單詞印象和持久性,盡可能地增大學生的詞匯量。
其次,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決定命運”,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在平日的閱讀中,減少回讀的次數,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因此,在平日的英語閱讀教學訓練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從逐字逐句的閱讀變為以意群或者句子為單位的閱讀。當學生碰到生詞時,先根據上下文或者構詞法等來猜詞,而并非依賴工具書。在多次的閱讀訓練中,克服自己的壞習慣。
最后,學生要主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英語閱讀文本類型、題材都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與生活實際相關的題材出現得比較多,側重于考查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諸葛爍程.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英語教師,2015,15(24).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