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河北省正定縣弘文中學 河北正定 050800)
淺談高中英語分層教學
張 帆
(河北省正定縣弘文中學 河北正定 050800)
分層教學更能著眼于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的評價,轉變學生學習知識取向,真正體現實施素質教育。分層教學給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創造了獲得成功體驗的平臺,學生在獲得成功時產生了強烈的愉悅感,其成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進入了一個良性心理循環過程。
高中英語 分層教學 情感
分層教學是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有益嘗試。它面向全體,又注意個體差異,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時有利于挖掘各層學生潛能。它關注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保證各層學生都能有進步。
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教育的結果,同時它也是教育的依據。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智力潛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有較聰明的、有較遲鈍的;有善于記憶的、有善于思考的;有性情開朗的、有心胸狹窄的;有比較堅強的、有比較脆弱的,甚至我們還發現有的學生音樂才能出眾,有的學生寫作能力出色,有的愛好英語,有的愛好繪畫等。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這樣的孩子,進行教育工作時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對學生的實際,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有的放矢,使學生按照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條件和方式,達到統一的教學要求。這也就是所說的“因材施教”。
對有差異的學生也要抱有積極的希望。沒有學生不在意老師的期望。教師的期望除了語言渠道外,還有一條很重要的潛意識的途徑,教師心理往往會不自覺的通過表情、手勢、姿態等傳遞給學生。比如同時關注學生,對優秀學生教師目光往往流露出贊賞和期待;對后進生則往往包含著警告、批評。又如教師的動作,對優秀生拍肩摸頭,給予鼓勵,對后進生則可能推推搡搡,因冷淡而造成厭棄,教師的這些體態語言背后的心理都會被學生察覺到。因此,教師一個充滿贊賞的眼神,一個飽含愛意的動作,一句透著期盼的話語,都會燃起學生心中的希望。
教學目標具有誘發、導向、調控、激勵的作用,它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教材的彈性,反映在教學內容方面,是對不同流向的學生內容有不同的規定,如教科書的正文和練習,都有A組和B組之分,A組題是要求全體學生都學會的內容,B組題則是為學有余力的同學設置的。因此我們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應是在把握學情和目前數學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個大前提下,制定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彈性化教標和學標,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激勵,有助于教師把握教的方向,調控教學過程,還從教學的首(即教學的出發點)尾(教學的歸宿)兩方面,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把“面向全體”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過程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圍繞彈性化的教學目標分層因材施教,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必須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獨立活動----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抽,思路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堅持學生能學懂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體現學生獲取知識的獨立性,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能用適合自己的速度去學習,從而達到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因人分層施教,學生在獨立活動中自己盡力發展自己的目的。
另一方面必須強化教師對學生獨立活動的主導作用――整體把握,分層推進。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操作取向,應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的思維經歷數學知識的提出、形成、發展、探索的過程,但由于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必然出現各類學生參與程度,自學收效,所遇學習障礙不同的現象,因此在學生獨立活動時,教師要緊緊抓住機會,及時詢問各類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情況,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學習所遇疑難和學習心向,獲取整體情況,并依此因勢利導,分層施教。
對于差生,我們要創造條件,使差生要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如果沒有學習動力,就不會產生學習的需要,而從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的成功感,則可產生巨大的內驅力。對題目的設置,我們可以分幾個層次,依次加大難度,這樣他們在第一層次獲得成功的同時,就會愉快地,自學地獨立完成下去。另外教師還應對差生以特別關心,鼓勵他們主動求問,不要讓差生成為“無人問津”的角落。
對優生老師應放在使他們“充分發展”的基點上。優生的悟性好,思維能力強,因此在學生獨立活動時,教師應提一些思維難度較大的綜合性問題,讓他們去改,加大思維訓練的力度,必要時教師給予點撥。課堂練習還要注意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思維難度的綜合性的機動題,讓優生選做,讓優生再有所獲,盡力發展,這樣可解決優生常出現的課堂空閑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此外還要注意運用優勢激勵原則,給優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優生做小先生,輔導中差生,這樣不僅能彌補教師輔導的不足,又能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學習。
作業是我們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情況的最有效的反饋手段。教師精心設計練習和作業,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對于優等生的作業,應以知識的靈活應用為主,要求他們做一些較難的題,力求一題多解,培養靈活性和創造性,并加大前后知識的聯系。對中等生,應以本節內容熟練應用為主要目的,并要求他們做一些選做題和富有思考性的題。而對于學困生,以本節內容的基本原理、方法、概念的一次性應用為主,加大知識的單獨練習與鞏固,只要求一題一解。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想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加強對學困生的作業面批。 如在關于購物話題的學習任務中要根據學生的能力設立不同的任務要求:優層在對話練習中能達到靈活運用目標語言完成詢問、提各種建議、安慰等綜合復雜的對話,中等能運用目標語言完成基本詢問各種病情和提出合理建議的對話,學困層能運用目標語言基本完成書中對話原文的復述。在學習活動中也要根據學生能力確定他們在活動中的角色。
必要指出的是,分層教學應本著為各類學生提供最優質教育服務的思想出發,給學生提供各種選擇的機會,不要把著眼點局限在一定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應從長遠考慮,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