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邦
(寧夏中衛市第九小學 寧夏中衛 755000)
信息技術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勢
方興邦
(寧夏中衛市第九小學 寧夏中衛 755000)
當前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獲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而信息技術也是有效的促進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驅動力。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當中,能夠體現出其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所具有的優勢,可借助于以圖像、文字、影音等多樣化的方式來直觀形象的展現教學內容,可有效的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好的促進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信息技術教學所具有的優勢。
信息技術教學 小學語文 課堂 優勢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夠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直觀形象。使原本由文字展現的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借助于多媒體音像的形式來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現,使學生對語文形象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能夠構建起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有效的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佳的學習導師”。學生只有具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是不少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而多媒體教學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將其運用在教學實踐當中。可充分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其較好的融合了圖像、文字、影音等多樣化的方式,形成了直觀形象、影音相融的動態教學[1]。在學生眼前所展現出的不再是傳統的板書。靜默的文字、平面化的語言,取而代之的是生動有趣的圖文、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五彩繽紛的色彩、引人入勝的影音視頻。都會給予小學生耳目一新的觀感,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其內容與形式具有創新性,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充分認同所學的知識內容,并彰顯出了學習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學習自覺性,從以往的“被動式學習”真正的轉變為“主動式學習”,讓學生能夠快樂的進行學習[2]。例如,筆者在教學《草船借箭》此課時,為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運用多媒體來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劇情。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原本平面化的文字,轉變為真實的影像,從而能夠將歷史事件轉變為現實性的影像。讓學生能夠直觀形象的認識這段歷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多個感官都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真正的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當中,怎么樣來有效的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與掌握課文的主題,感悟課文當中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情感意識,并設身處地的來真實的情感體驗呢?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是一個較好的途徑[3]。例如在教學課文《一夜的工作》。由于時代發展與變遷,對于現在的小學生而言,有關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總理的光輝形象并不熟悉,因此小學生不了解這段歷史背景。倘若教師僅僅是安排學生來閱讀此篇課文,并進一步進行講解,是難以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周總理的光輝形象的。因此,筆者首先立足于課文的相關內容,運用多媒體來播放有關周總理工作的紀錄片與照片,并可播放電影《周恩來》當中的周總理在夜里辛勤工作的相關視頻。學生充滿興趣地觀看此視頻,讓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現場感,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真正的感知到周總理日理萬機的辛勤工作,通過播放這樣的紀錄片、影視劇影像視頻,能夠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與認知周總理真實的工作與生活的情況,并對“人民的好總理”— 周總理充滿了崇敬與熱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人民群眾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總理的無限深情[4]。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如果沒有教學情境作為良好的鋪墊與渲染,就難以真正的彰顯出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求知欲較強天性,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當中,應充分的利用小學生的天性,借助于小學生對于外界的事物具有較強好奇心,以及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來精心創設教學內容,真正的做到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學習的差異性,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教學有效的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可充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既能夠讓原本抽象性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直觀形象,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良好學習環境,精心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景,讓學生來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并有效的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5]。例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此課文時,可借助于模擬實驗的方式,來充分體現出課文當中所描寫的內容,教師再通過信息技術來模仿課文當中的實驗過程。并讓學生具有直觀形象的認知,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構建起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可較好的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小學教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啟蒙教育,因此,教師在此階段當中必須立足于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充分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較好的體現出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伴隨著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以及廣泛的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也較好的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充分借助于以圖像、文字、影音等多樣化的方式來直觀形象的展現教學內容,并進一步發揮出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劉進中.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130-131.
[2]陳艷梅.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23:237-238.
[3]趙艷平.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67.
[4]嚴夢丹.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192.
[5]李穎曉.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勢[J].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