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晶
(新疆呼圖壁縣芳草湖三場學校 831208)
讓小學生喜歡學習英語的實踐策略
劉 晶
(新疆呼圖壁縣芳草湖三場學校 831208)
教育教學需要創新、需要開拓,這樣教學才會有生機,而且教學也應著眼于開拓學生思維和能力方面去實踐。英語教學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等多種教學形式來實現,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創設情景 學習氛圍 實踐
面對教育教學中涌現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影響,優化課堂教學是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新課題,如何讓學生喜歡英語課,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呢?可以從以下的方面來實踐:
英語學習需要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良好學習氛圍才能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的英語教材中的單詞、詞匯、句型和對話,英語語法等這些知識如何讓學生有效的學習和掌握,同時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又如何去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都是英語教師要去探究與開拓和創新教學思路。所以如何使枯燥的語言知識生動化,使學生感興趣是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問題。語言不是支離破碎的一些字母,而是活生生的有含義有內容、學生學習語言需要創設一種有情景的語言環境,有了這種氛圍學生完成與他人交往和互動就有效果。而我們的教材又多源于日常生活交際,所以教師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前提下,靈活地處理、應用教材,是引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一條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運用好直觀、情景、交際的“三和一”手段進行教學,激發興趣。比如運用簡筆畫情景教學法,就是能為課文情節提供情景。圍繞學習一個新的英語句型時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也用簡筆畫的方式表現出來。[1]
課堂教學力求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課堂學習充滿激情與快樂。教育家倡導:“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為了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教師根據小朋友們喜歡動畫片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小熊維尼與跳跳虎》的情境。一天,超級偵探接到森林里動物的報案,超級偵探們迅速出動。在路上,他們先是碰到了兔媽媽,主動跟兔媽媽打招呼:“How are you?”兔媽媽說:“Fine,thank you.”接著他們看到了老朋友小松鼠,“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然后他們在路上碰到了山羊大叔,看到他正躺在地上,他們問到:“How are you?”“Not bad,thank you.”最后他們看到了報案的小鹿,正抱著肚子皺著眉,問到:“How are you?”小鹿說:“Not so good.”在這樣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們把自己設想為情境中的主人公,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并主動參與其中興致盎然,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學習單詞可以從音、形、義來學習單詞。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英語單詞的學習是多方位的,需要一種語境來學習。如何創設語境是需要教師去思考、探究的。因此把信息技術有效的運用到英語學習中。 比如,作者在教學《My parents》時,需要學生學會的單詞有teacher、doctor、bus driver、nurse和 fi reman這幾個職業名稱。教師同樣從網上找到了相關的圖片,插入單詞的發音,做成了課件。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幾個單詞都采用同樣一種方法,形式單調學生學習效果不好。而且 fi reman成了最大的問題。怎樣使學生很快地記住它的發音和拼寫呢?作者經過思考和探索,在教學中決定從單詞本身的形和意這兩個方面來入手。通過轉變方式,教師先呈現一個著火的畫面。并引導學生看圖“This is fi re.Look, the fi re is bigger and bigger. It’s very dangerous. let’s call the fi re station.119 ! The man is coming, he can put out fi res. So , we can say he is a fi reman.”這樣,由 fi re到 fi reman的畫面,再加上聽音、跟讀,學生們從音、形、義幾個方位完成了對它的學習。在教學實踐能有效的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改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成功的表演是需要學生精心的組織和編排也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種具體體現,學生是很愿意去表演的,通過表演學生能把所學的英語單詞、詞匯、句子表達出來。培養和鍛煉了學生語言的能力,學生此時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組織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同時,表演又是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能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和生活化。例如,每學完一個單元后,可以讓學生自由編排,但是要求聲、情、動作并茂,比一比哪組的聲、情、動作最有創意。[2]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是喜歡游戲的。通過游戲這種方式能把學生集體意識培養起來。學生在游戲中能感受到學習知識和快樂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興趣符合“樂學”原則,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于參與,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較強的事物。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創設集體配合、體現合作精神的游戲。這樣既能訓練語言,又能培養集體感。事實證明,采用上述方式方法產生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樂于上英語課,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綜合表達、表演能力;既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以學生的學習英語的實際出發,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方案和計劃,“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除了要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盡可能的使用多種教法進行教學,傳授知識,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學生一定會真正的喜歡上英語課。
[1]郭海麗 如何培養小學生喜歡學習英語的興趣 [J]《新課程· 上旬》2014 年第 06 期
[2] 代玉英 淺談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J] 《成才之路》 , 2009 (30)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