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
(遼寧省大石橋市水源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115116)
淺談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劉春華
(遼寧省大石橋市水源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115116)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作為語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日益顯示著它的重要性。課外閱讀和語文能力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而課外閱讀則是依靠興趣為基礎,因而,循序漸進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擴大課外閱讀量的保證,也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捷徑。
課外閱讀 農村中學生 興趣的培養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課外閱讀是中學生求知、啟智、奠定良好素質的重要平臺。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說:“同學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盵1]
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和課外閱讀成正比的。閱讀量決定了你的語文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中學生應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至少閱讀兩至三部名著。” 因此對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就顯得及其重要。[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重視。農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學校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他們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這就要靠老師的培養和指導。任語文教師以來,我一直堅持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
下面簡單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在學生的讀物中經常存在著成人愛好和學生喜歡的差距。老師一直要求學生應該讀哪些書,不應該讀哪些書,他們認為非常有趣的讀物而在老師的眼中就成了禁書。 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端正思想。給學生一個寬松自然的選擇環境,在把握道德底線的前提下做到足夠寬容。這樣一來,學生有了寬松的選擇環境,去讀自己喜歡的讀物,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學生的閱讀就是從他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首先,讓一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讀物進行閱讀,并找出書中的精彩章節用講故事的方式對其他同學進行講述,老師幫助其創設“意境”,使其他同學在這種精彩神奇的講述中自然的進入到故事情節里來。其次,讓其他聽故事的同學傳閱這個讀物,并在認真體會個人感受之后再寫出來。這樣,在一個同學的引導之下,讓其他同學進入故事進入角色。比如我在推薦《西游記》時,我首先讓每組一個學生提前熟悉孫悟空這個人物和關于他在《西游記》這部著作中的精彩章節,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接下來老師對全班同學講述其中一個事件,這里重在突出事件的“意境”創設。最后,向全體同學傳閱這本著作,激起全班同學的閱讀興趣。
由于農村生活環境的局限,嚴重影響了同學們閱讀興趣的產生。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老師的就應該做好學生閱讀對象的推薦。首先,在班上每月舉行一次精品書籍推薦活動,由班長王姝淇負責,每位同學通過自己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寫出精彩的推薦辭向其他同學推薦一本讀物,接下來老師就可把每個人的推薦辭收集整理并在全校公開展出,向全校師生征集這些著作,每月依次類推,一學期下來,就會擁有非常廣泛的閱讀對象,從而也就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興趣的產生也就水到渠成。
因為活動是產生興趣的最直接起因。我們在培養閱讀興趣的過程中,要用活動去引領,如我校就把每年的四月份作為“讀書活動月”,讓全校每個學生讀一部讀物,寫出讀后體會,并經過評委的選評,給予不同等次的物質獎勵。這個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閱讀熱情,自主積極的投入到閱讀中來,另外,我校圖書館專門為學生提供了閱讀的場所,并設有專業老師答疑解難,從而引領學生走近閱讀氛圍中,進一步培養了閱讀興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他們展示才智提供了一個平臺的同時,也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3]
興趣也是一樣,付出就有回報,由于學生的生理和心里因素的影響,使他們沒有恒心和持久性,這樣就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那么如何做到這種興趣的永久保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1.利用“校園板報”,專門開辟一個《好書推薦》欄目,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后寫出推薦辭,由本人親自去做《好書推薦》。讓全校的師生知道其對該部作品的獨到見解和精彩評論,成為全校師生眼中的“英雄”,使其他同學為之競爭。
2.老師將學生的閱讀寫作推出去。比如我們把學生的習作向外推薦,當一個學生的習作變為鉛字刊發在某刊物上時,那種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同時也會明白這就是讀書的效果,便會更加喜歡讀書,喜歡寫作了。我班的宋詩雨同學的習作《我崇拜的英雄》被發表后,她無論從閱讀上還是寫作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3.在閱讀和寫作中我們要給予學生肯定.以我班為例,規定每周評選一個“讀書之星”,在板報上開辟褒獎專欄,形成“追星”模式,一月一小結。按各組獲星的次數評價各組的表現,依次循環,學期末向學校推薦上報一名“讀書之星”,學校進行獎勵。這樣,以點帶面,效果非常明顯。我班先后已有李昕遙、劉芳菲等6名同學被評為”讀書之星”。
4.課外閱讀的重要并不是僅僅對學生而言,對我們教師尤其是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更是勢在必行。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那么老師就要有一桶水”。而閱讀量就是促成這桶水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增大閱讀面,,和學生一道探討閱讀的心得體會,從而達到共同進步,永遠持久的效果。
綜上所述,有了興趣才會喜歡,喜歡才是主動的前提,只有讓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興趣,明確閱讀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在閱讀中的主動意識,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所以,作為語文老師不光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要做到永久保持才行,我相信,只要我們方法得當,措施到位,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培養,去實踐,就一定會有顯著的效果。
[1] 莊文中著:《中學語言教學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 陳學應.語文課外閱讀“自讀自悟、自我創新”模式探索[J].新一代(下半月), 2012(5).
[3]蔣小飛,楊煉.初探農村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實施的策略[J].新課程·教師,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