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俊城
(廣東省普寧市里湖鎮初級中學 廣東普寧 515341)
試談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詹俊城
(廣東省普寧市里湖鎮初級中學 廣東普寧 515341)
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為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在學習中感受樂處,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認為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本文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的教學,作為物理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解,除采用電化教學外,應當盡可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日常生活,多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后分析得到結論,增強教學效果。例如,本人在講《平面鏡》這節課時,為使學生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利用電化教學讓學生觀察各種平面鏡及其成像的情況,并依次提出以下問題:當你站在試衣櫥的鏡子前時,你在鏡子中看到什么(提示:鏡子中是否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你”)?當你的眼睛垂直望向鏡子時,可以看到什么現象(你的眼睛與鏡子里的“眼睛”的視線是否與鏡面垂直?其他部位是否也垂直)?將你的手放到鏡面上,你看到什么現象(鏡里的“手”是否也反貼在鏡面上)?你向鏡子靠近時,鏡中的“人”如何運動?遠離時又怎樣?有沒有光線從你的正面穿過鏡子到達鏡的背面?這些接近生活的問題,會給學生帶來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引導學生逐個解決問題,總結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結合新課程的要求,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盡可能布置學生利用現有的簡易材料多做小實驗(碰到不會做的學生教師進行指導),進行小制作,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動手動腦學物理。這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物理對日常生活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課的教學,教師也要不斷充電,參加繼續教育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的內容,深入透徹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善于運用電化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法,不斷提出新奇的問題,善于制造懸念,利用學生急于求知的心理來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例如,我在“伏安法”測電阻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將電壓表的連接做了不同位置的放置,先將安培表外接,再將它內接讓學生觀察U.I值,可見兩組數據不同,這時學生比較好奇,許多學生在頭腦中都出現“?”,急于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渴望得到確切的答案,因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利用U.I值求出不同的電阻值稍加分析,學生在上課的過程就會集中精神聽課,這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教材的內容,牢固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學以致用,物理教師一定要重視演示實驗,盡可能指導學生做好每個學生分組實驗。
首先,教師要做好每個演示實驗。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不能認為有了電化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演示實驗可有可無,而應該認真準備每個演示實驗。學生們學習的時候都討厭“填鴨式”的教學法,潛意識里拒絕接受枯燥無味的知識。物理學是八年級才開設的新課程,為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必須精心準備每個實驗的器材,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學習物理。例如,講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時,如果沒有演示實驗,大多數學生可能很難聽明白,聽起來一頭霧水,不易掌握本節課的知識要點。我在上課前精心準備各種實驗器材:松香、海波、玻璃杯、酒精燈、溫度計、帶石棉網的鐵架臺、厚紙板、火柴、鐘表。通過課堂實驗演示,學生仔細觀察實驗后記錄實驗數據,由數據畫出晶體與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圖像,最后引導學生小結得到結論,使學生覺得物理學是一門生動有趣的學科,增強學習興趣,達到教與學相結合的目的。
其次,指導學生做好分組實驗。俗話說:“聽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自己做到”。僅憑課堂講授和實驗演示,學生多數不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比較容易遺忘。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教師要盡可能的準備好學生實驗,讓學生分組完成并得到數據或觀察到現象,然后通過引導他們分組討論得出結論。這既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又有利于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
物理科的學習和其它科目一樣,學生屢獲成功就會產生舒暢的心情,就會有成就感,形成越學越有興趣的心理。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老師要及時表揚,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遇到難題時,老師要及時釋疑解惑,從旁給予啟示幫助,使學生的疑惑得到解決。學生解決問題后,便會獲得成功的滿足。對于個別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對其多加鼓勵,切記不能對學生使用不當的語言進行刺激,否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慢慢消失,達不到轉差的目的。
總之,只要我們采取積極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一定會越來越濃,學生就能把物理科學好,將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