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剛(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利辛一中)
淺議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于剛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利辛一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在現代教育中逐漸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應用信息技術,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讓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時,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而教師也會在此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并有效地改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數學教師要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
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信息技術教學理念雖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但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數學知識,而這種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數學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對學生而言沒有任何吸引力,這樣學生就會失去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這不僅影響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也阻礙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及時認清數學教學現狀,并讓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實際的教學效果。
1.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就要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學習時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欲望。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一章“函數的應用”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找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然后,教師使用PPT為學生展示函數建模刻畫現實問題的基礎過程,讓學生通過研究鞏固數學知識。其次,教師利用網絡信息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延伸,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并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教學
良好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時受到良好的環境的熏陶和感染,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思想情感,這樣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投影、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并讓學生畫出簡單的幾何體三視圖所表示的立體模型,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這樣學生就能更加直觀形象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力,并準確地理解數學知識,這時教師就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知道空間幾何體與三視圖和直觀圖之間的密切聯系。
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后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自主預習下結課要學的知識,從而幫助教師減輕教學壓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正玄定理與余玄定理”時,教師要讓學生探索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的關系,使學生掌握正弦定理的內容及證明方法,并讓學生運用正弦定理與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兩類基本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學問題,然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學問題,這時學生就會結合教學內容自主研究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互動,當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會發現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分配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學習數學知識。只有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生才能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而信息技術也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實際的作用,所以,數學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時,要掌握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技巧,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這樣教師就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并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1]趙志攀.高中數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培訓,2015(8):12-23.
[2]姚發.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培訓,2015(6):78-89.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