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之棟(安徽含山中學)
對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的反思
韋之棟
(安徽含山中學)
高三的數學復習教學是高中階段最為關鍵的環節,它要求不單單是對已學知識的重復和鞏固,而是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以及新高考的大綱要求來對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中挖掘并提煉數學思想和方法,進而完善學生的知識解決,得到數學解題能力實質性提高。主要從盡力活躍數學復習教學的課堂;恰當處理數學課本與復習資料的關系;巧妙把握數學復習教學的難度和有效講評數學階段測試的結果四個方面反思了如何改善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高三數學;復習教學;反思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數學的學習更是要步步為營地打好基礎,反復練習的同時還要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總結,才能從容地面對高考大關。而高三可以說是高中“白熱化”的一個沖刺階段,作為高三數學教師,不僅要充分掌握考試大綱和說明,為學生制定一個目標明確的復習計劃,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規律地進行復習,而且還要掌握好復習的節奏感,避免學生慌亂失措,胡子眉毛一把抓。
轉眼一個學期又匆匆而過,在上半年的教學中,我不斷地反思、探索,想要尋求一條能夠讓學生學好數學,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道路,雖然在這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留有很多遺憾,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教學反思和體會,希望能和其他同仁分享并得到指正。
高三階段的數學教學基本上都是以復習為主,復習課的特點就是容量大,密度大,但是時間有限。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多數教師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多地傳授給學生知識,而選擇“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臺上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學生卻在課桌前不知所云,昏昏欲睡。這樣教師一味地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學的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無論是什么樣的原因,都不該是教師在教學中不顧及學生的感受,不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越是特殊的時期,我們越是應該有條不紊,將學生主體放在第一位。開始數學復習課之前,精心地備課,包括備學生。在授課之時,要講究教法,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的激發和提高。只有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能真正活躍數學復習課堂,只有讓學生成為復習課堂的主人,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說起復習資料,人人都不陌生,但是就當前的情況而言,復習資料似乎是高三學習的標配。只要是上了高三,無論需不需要都必然會選擇一本甚至更多的復習資料,有時候教師也會根據自己的眼光為學生推薦。那么,在高三的學習中,如何選擇復習資料,如何處理好數學課本與復習資料之間的關系,并讓復習資料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成為擺在每一位師生面前重大的問題。我認為,高三數學復習教學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構建。即要緊扣課文,以基礎訓練為主;第二個階段,就是要查漏補缺,在學生進行鞏固練習的過程中,對于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精講精練,消除學生的知識盲點;第三個階段,就是要強化訓練,這時就需要借助復習資料,對于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和鞏固。此外,對于復習資料上的內容,教師要懂得取舍,不能一味地拿來主義。
在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最難把握的就是教學過程中的難易程度問題。從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來看,難易程度比較平穩。針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在初三復習教學中,該如何應對呢?我認為,首先,不可忽略“雙基”。從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來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依舊是考查的重點項目,這也就是只有學生基礎扎實,才能在考試中思路清晰,做出正確的判斷,充分發揮解題能力,并得到高分。其次,適當地保持難度。在學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難度,這樣不僅能給學生一些新鮮感和刺激,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但是,具有適當難度的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學生產生緊張、畏懼的負面情緒。
學生步入高三,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階段測試對于學生來說,就像家常便飯。有考試,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于考卷的評講。傳統做法中,要么就是“簡單粗暴”的,對于整個試卷進行全面、籠統的講解,目的在于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然而這樣的評講方式,多半都是教師津津有味,學生卻提不起精神;要么就是有針對性的,教師會挑選試卷中錯誤率比較高的問題,單獨拿出來進行分析和解答。這樣的評講方式既具有針對性,又節約時間。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很難兼顧到。因此,對于階段測試結果的評講,我們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探索、思考,教師從旁指導和點撥。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又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一舉兩得。
孫嬌陽.對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的反思[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2):131-132.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