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四川省巴中市高級中學)
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
陳娟
(四川省巴中市高級中學)
課堂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陣地。初中英語教學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要從改變教學理念入手,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探索與實踐
英語是初中階段教育教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既體現在教師“教”的有效性,又體現在學生“學”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要將教師和學生密切地聯系起來,教師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學生要從自身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出發,不斷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這樣,新課程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才能得以有效地開展,才能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效果。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途徑進行了探索與分析。
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上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新課程標準體系下,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能夠讓師生之間在課堂上自由地交流和互動,教師從尊重學生的情感意愿出發,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才能夠與學生心靈相通,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同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也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諧、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放松心靈,能夠讓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能夠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因此,新型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課堂氛圍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主體出發,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標,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積極倡導合作學習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被一種積極的情感所激發,學生作為活動中的主體,運用語言在一個近似自然的語境中進行交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激發了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最大能量,在合作過程中更好地督促學習,完成集體目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師生間交往持續發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能夠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啟發學生的智慧,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有效的提問是構建充滿生機和樂趣、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催化劑。因此,課堂提問是英語知識訓練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問能夠讓課堂教學更為有效,能夠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教師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要能夠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提問的對象和提問的方法也要注重靈活性,要盡可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英語學習中,由于學生在語言能力和學習方式上存在差異,英語課程的設計要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真正面對全體學生,才能讓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優化教學方法,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課程設計上,要盡量選取語言真實和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切身融入生活情境中,從而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要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說教方式,要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在活動中不斷思考和創新,才能讓學生沉浸在英語學習環境中,才能在交際活動中開心快樂地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活動設計上可以以模擬生活場景的方式開展活動,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模擬環境中將學習當做一種享受,有了交流的欲望和表現力,這樣才能讓課堂真正互動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從語言學習規律、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優化教學方法,結合有效的提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參與和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這樣,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切實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1]陳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5.
[2]王靜.打造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初步探索[J].中學生英語,2016.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