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應谷(重慶市豐都縣湛普鎮中學校)
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加強理想教育
田應谷
(重慶市豐都縣湛普鎮中學校)
在我國義務教育中,初三思想品德課程是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理論基礎,怎樣在課程中加強理想教育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情況中,初三思想品德教師會利用思想品德課程這個渠道進行學生的理想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正確“三觀”的社會主義好青年。從思想品德課程入手,討論在課程中加強理想教育的途徑: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辯證思維,理論實踐相結合,注重言傳身教。為思想品德課程老師在課程上加強學生理想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可以作為廣大思想品德教師課程設計的依據,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學生思想素質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思想品德;理想教育;途徑
理想,是由人根據自身情況所設定的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或心中期望的未來的奮斗前景,或者是描繪一個個人生活事業的狀態,又或者是國家和黨在一定歷史階段的發展目標,它是一種鞭策理想主義者努力奮斗的精神動力。理想按照主體的角度不同,理想包括個人理想和群體理想(又稱共同理想)。
1.豐富理想教育的內容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義務教育中最重要的理想教育課程,各個思想品德教師都非常重視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在文化多元化,互聯網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信息流能輕而易舉地到達學生的身邊,面對眾多不分好壞的信息,初中生的分辨能力不強,還沒有形成自己正確的“三觀”,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思想品德課程的重中之重,理想教育更應該豐富其教育內容。比如,在講授“走進共同理想”這一課內容的時候,首先要從社會發展開始講,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學生理解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以及資本主義最后必然滅亡的事實。重點闡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最后一定勝利的原因。然后,讓學生舉手發言,舉出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比如很多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事業奮斗終生的英雄人物,有李大釗、王進喜等。把課堂內容和課下活動相結合,把社會理想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變成學生認同的理想。比如在課余活動中,老師和學生一起去附近的博物館、紀念館參觀,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到歷史文化的深厚,進而形成自己的理想。還可以一起去植物基地、動物園,看一看家鄉的自然景觀,這樣既能讓學生領略家鄉風景的美麗,還能增加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
2.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這對初中生有一定的難度。辯證思維又是人類對社會主觀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地、辯證地認識這個世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批判自己不認同的現象,最終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理想價值觀、社會觀,人生觀。從這個角度講,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成為初中思想品德老師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思維訓練,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社會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為了提高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就要對他們進行訓練。比如在課堂上,老師選擇一個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作為討論對象,這樣學生和老師的關注焦點都一致,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觀點,再把學生的觀點歸納分類,讓學生小組討論,鼓勵他們對自己的觀點或者對立的觀點假設求證。通過這樣有規律的討論、求證、反對、再討論、再求證的科學的思維方式,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辯證思維,為學生的理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基礎。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初中,學生的課業任務要和課下活動相結合,只有把課堂理論和課下實踐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想的實質。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口頭表述、多媒體互動,學生只是了解到理想教育的理論部分,沒有實際的生活場景進行運用,會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在課下實踐中,思想品德老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勇于參加社團活動、課下游戲,還要親自和學生打成一片,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去,并且把這樣的活動列入課程,允許其他教師評價。當這樣的課上理論與課下實踐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定的文化時,學生會樂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戶外實踐,學生認識社會的機會會增多,心理狀況會趨于開朗,價值觀會慢慢形成,理想會慢慢明確,最終完成自我理想的升華。
4.注重言傳身教
學校中,老師和學生就是一家人,老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大人,比父母接觸的時間都多,所以老師特別要注重的一點就是言傳身教。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老師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告誡學生讓學生達到是不可取的,學生甚至會因此看不起老師,覺得大人都沒做到的事情讓小孩子完成是可笑的。所以,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更要嚴于律己,起到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這對培養學生的理想認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不僅要加強自我的修養,還要把自己的理想認識體現在教學生活中,正如《師說》中寫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做到言傳身教,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幫助學生加強理想認識和形成能力。
理想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正確理想的形成。本文從思想品德課程入手,討論了加強學生理想教育的途徑: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辯證思維,理論實踐相結合,注重言傳身教,為思想品德課程老師在課程上加強學生理想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
[1]孫溧.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社會理想認同教育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10).
[2]戴順福.初三思想品德課應該重視理想信念的教育[J].考試周刊,2011(22):163.
[3]盧繼蓉,夏忠敏.提高初三思想品德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35):103-104.
·編輯魯翠紅